地铁站综合体“媒介”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加剧等因素带来了城市交通的巨大压力,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客运交通面临挑战。地铁以其自身的优势作为解决城市交通的有力手段正开始发挥着其巨大潜力,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立体化公共交通新体系,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地铁刚起步,国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我们有条件把地铁站前詹性地建设得更好。地铁交通要形成覆盖面,就必需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良好的衔接界面。提高地铁的换乘意识和设施条件,使之更有效地连接城市交通和物业空间,促进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城市立体化,这是地铁站综合体建设的基本思路。地铁站综合体主要是实现交通体系的转换和物业(商业)空间的整合,本论文针对这一点尝试提出了地铁站综合体“媒介”空间的概念,其含义包括:一、“媒介”空间作为地铁站综合体内各功能空间交接处的“介质”,应该包括地铁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转换空间,地铁与城市物业(以商业为主)的整合空间,以及地铁站内部站厅与站台、站台与车厢之间的过渡空间;二、“媒介”空间除了承担“介质”功能外,还应具有“媒”的催化作用。即通过把地铁站综合体的转换空间结合城市功能特征来设计,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活化城市空间,带动商业性消费,使地铁成为城市发展的触媒。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地铁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空间衔接特点,在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铁站综合体“媒介”空间的设计策略,并指出地铁站综合体应作为触媒催化周边地区综合发展。其目的在于为今后地铁站综合体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同时对于不久将来长沙地铁建设工作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解放区文学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颂扬为基本格调的研究阶段(时段为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少数研究著作虽不乏新意,但研究在整体上存在着明
果树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果农生产的目的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近年来,陕西省果品生产的效益大幅度下滑,直接关系到果农的利益,影响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其中果品质量欠佳是主要
4 扬声器的选择针对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而言,扬声器选择的主要原则为:(1)满足声压级、频率传输特性等硬性指标的需要;(2)良好的指向性控制能力,指向角准确,边缘衰减效应好:
通过对现阶段中国的公共广播系统技术格式和现状的分析,运用工程实例说明了具有完全国产化、高性价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数字型公共广播设备。
国家大剧院于2007年12月22日开幕。2008年3个剧场共演出991场,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稳定可靠的扩声系统设备保障了演出的顺利进行,优美的声音使演出更加精彩。
厅堂音质的评价量比较多,但物理评价量与主观听感之间尚未完满地对应。在现阶段,要做好厅堂音质设计,关键是把握好合适的混响时间,具有较多的早期侧向反射声以及消除不利反射声和
联句诗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与唱和诗有区别。联句诗始于柏梁,盛于中唐,宋元以后虽有继作,但成就均未超过韩孟。联句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一)逞才使气,调侃戏谑;(二)对偶精切,辞意均敌;(三)风格近似,意境浑融。联句诗对后世其他文体如戏剧、小说创作均有影响,元杂剧的定场诗或下场诗即与联句诗的形式有一定关联。
深圳东部华侨城茶园小镇多功能剧场从建筑形式、使用功能、演出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建声设计针对剧场特点并与相关专业协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介绍了茶园小镇剧场的概况
赛宾的“混响时间”公式,奠定了建筑声学的基础。一百多年来,建筑声学从理论、测量到设计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但混响时间仍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从混响时间公式、测量技术和音质
陈瑞莲,1950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现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学术顾问、广东省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澳门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学会名誉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