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菌核病抗性增强突变体的筛选及CIPK23基因的功能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hysical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的菌核病是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油料、蔬菜等作物病害之一,但是对该病的抗病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均欠深入。拟南芥具有基因组小、结构简单、形体小、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自花授粉等优点,且其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已于2000年12月完成。为此,我们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摸索了抗菌核病突变体的筛选方法,筛选获得了一批突变体,对cipk23失活突变体进行了克隆和功能验证,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 1.用草酸喷雾接种法、草酸平板筛选法、核盘菌喷雾接种法、核盘菌离体叶片接种法筛选拟南芥菌核病抗性增强突变体,结果表明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筛选是最好的。 2.用离体叶片法筛选了5万株拟南芥激活标签突变体。共筛选出菌核病抗性增强突变体50株;44株通过TAIL-PCR扩增获得T-DNA插入侧翼序列;34株测序比对获得有效序列。其中5株突变体M150、M138、M12、M833、Mc140的T-DNA为同一插入位点,均插在Atlg30270(calcineurin B-like calcium sensor(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23)-Cipk23内部,故通称为CIPK23突变体。 3.分析发现这一突变体对盐更敏感,而且该性状属显性突变,故推测为T-DNA插入引起上下游基因增强表达所致;RT-PCR验证表明增强子下游基因Atlg30280表达量比野生型显著提高,其T-DNA插入失活突变体表现更感病,说明该基因最有可能在菌核病抗性增强中起作用。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对拟南芥抗菌核病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全民终身接受教育势在必行。因为知识也存在着折旧的现象,人不学则退,所以,只有不断学习,勇攀高峰的人,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生活的需求。语言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交流的最基础的工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将语言的交際功能和人文特征放在首要位置。
摘要:“拼音、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三大难关,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声音、文字、图象、动画的处理,能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让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生動、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方党报要注重宣传效果立言珠海特区报去年连续发表了该报记者采写的“关于珠海人心态的对话”系列报道:《坐在飞机上你想什么》《百日办不好一个执照》《公仆何必板着面孔》
本文从1979~1988年10年土壤肥力定位试验的结果中探明温州水网平原地区高产土壤的地力贡献约占全年三熟作物总收获量的2/3左右,但在各熟作物上的反应不相一致.只要采取合理施肥培育地力和高产
由Magnaporthe grisea(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水稻产区的重要病害,我国每年因稻瘟病的发生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稻瘟菌极易变异、生理小种组
栾多态毛蚜(Periphyllus koelreuteriae Takahashi)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毛蚜属(Periphyllus),是栾树属(Koelreuteria)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
消除视频传输过程中产生哼声调制一方法□司畏三(江苏省金坛市广播电视局213200)金坛有线电视传送一套无线台节目,经30m长的视音频线从无线台发射机房传送过来,经调制器调制后,通过电缆系统
评析性新闻应成为地市晚报要闻版的重要品种朱梅华宁波晚报副总编辑新闻界一位颇有声望的前辈曾经提出,晚报要闻版新闻不外乎两类:一是报道:二是评介。依笔者之见,这里所说的评介
中国绘画自诞生以来,致精微,见广大.它让中国人以哲学家的眼光看待世界万物,以流动视点的心智俯瞰山水,以平面化的方法处理客观对象,以笔墨化的语言实现意境升华,以诗意的精
期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体声节目受欢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从今年1月改版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仅播出3个月,就收到全国各地听众来信1万多件,参与节目的热线电话近万个。听众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