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南盘江流域墓葬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no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盘江是滇东的唯一一条大河,下游连接滇、黔、桂三省,南盘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云贵高原的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交汇的枢纽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尝试以南盘江流域为视角和空间范围,对流域内现有的战国秦汉时期墓葬,按照上游、下游两个部分和墓葬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流域内墓葬的分期和特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和随葬器物的演变特点,将南盘江流域战国秦汉时期墓葬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墓葬特征表现为土著特征占据主导地位,中原特征不明显;中期墓葬特征表现为土著特征与中原特征并存,土著特征呈衰落趋势,中原特征呈增强趋势;晚期墓葬特征表现为中原特征占据主导,土著特征零散出现。从墓地整体布局、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对墓葬和随葬品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西汉中晚期是本流域墓葬和随葬器物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主要表现为南盘江流域土著特点逐渐衰退和消失,中原特点逐渐占据主导。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墓葬所反应出的社会组织形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面貌。社会组织形态上,南盘江流域早期主要是几个酋邦分割统治下的酋邦社会;中、晚期,南盘江流域处于原有酋邦制度和中央地方行政制度共同管理的过渡性社会。经济上,早期,流域内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晚期,农业和手工获得迅猛发展,农业日益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部门。文化上,早期已经有丰富的艺术文化;中晚期,汉文字的传入加速了南盘江流域的文化发展进程。在分析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南盘江流域内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与中原文化及周边文化的关系,得出南盘江流域的文化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而是由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碰撞、融合而成的多元文化。
其他文献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寄生在松属树种(Pinus spp.)体内取食营养而导致树木死亡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喻为松树的癌症。该病自发现以
周期性信号之间的相位比对是时频测控领域中解决高分辨率测量技术的重要手段,周期性信号之间相位差的变化体现了频率信号之间相位量化步进的规律性现象。周期性信号之间相位差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粘度骨水泥在骨椎体成形术(VP)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高粘度骨水泥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随访的58例(5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
“穷人”、“旗人”、“北京人”、“传统文人”、“现代知识分子”是认识老舍的关键词。从小家庭生活的贫穷,养成了老舍沉郁的个性,对苦人们的同情大于批判。旗人身份,使老
车间调度问题是一系列比较复杂的NP-hard司题,随着其问题规模的不断扩大,问题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常规优化方法已经很难甚至无法有效地求解出问题的最优解。本文重点研
目前,水源性细菌的常规统计方法为平板计数法,但该方法耗时、工作量大,并且只能检测水源中不足1%的细菌种类。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全面、速度更快的检测方法。本论文基于前
目的:建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研究前列腺汤对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药物
随着纳米科技的进步和纳米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磁性纳米粒子特有的磁学性质和表面易修饰性使其在细胞靶向、药物传送等生物医学检测和有机催化反应等领域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
福建省的省会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八闽古都,它不但延续了清晰的城市发展历史脉络,而且还保留着“三山两塔一条街(江)”的经典城市山水格局。与此同时,福州城内有三坊七巷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政治文本成为人们关注中国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因其与文学作品不同,更加注重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