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埃文基人萨满教研究——兼与中国鄂温克族萨满教比较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虽然全球化、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在加快,但是人们对传统宗教的兴趣以及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在中国和俄罗斯传统宗教——萨满教以它的深厚根基不顾一切地传播着、发展着、变异着,顽强地和后来的世界性宗教抗衡,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继续存活着,直至今日。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萨满教和其他巫术信仰汇合成流,形成难以估计的精神力量。如果以为萨满教已经消亡或即将消亡,恐怕言之过早,因为萨满文化生命力的影响根深蒂固,很难用现代思考去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所以,它的存在和发展绝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本文重点论述了俄罗斯结雅埃文基人传统和现代萨满教,并梳理了埃文基和鄂温克萨满教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埃文基人萨满教变迁的原因以及中俄当代萨满教的异同。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梳理了前人对该课题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学者的研究。列举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对两个田野点的介绍。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埃文基人的基本概况,分布的地理位置以及该民族起源问题。俄罗斯学者对埃文基人起源问题归纳大致有三种:满洲起源说;长江黄河流域起源说;贝加尔湖地区起源说。笔者认为埃文基人起源于贝加尔湖地区更具有科学性。最后,论述了埃文基人的族源和跨界民族的形成。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开始将埃文基人一分为二,成为中俄跨界民族,而到了1860年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埃文基人的跨界民族彻底形成。   第三章简单梳理了中国鄂温克族和俄罗斯埃文基人萨满教发展过程。并从清朝中叶与沙皇俄国、中华民国与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战后,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解体四个时期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四章描述了埃文基人传统的萨满教。本章通过对萨满和萨满教仪式,以及一些传统习俗禁忌的介绍,分析了传统萨满教对埃文基人的精神世界及民俗习惯等方面产生的根深蒂固影响。   第五章主要讲述了俄罗斯埃文基人和中国鄂温克族萨满教当代状况。详细描述了埃文基人当代萨满教,以及变迁的原因。最后对比分析了俄罗斯和中国萨满教现代发展状况以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这一时期,埃文基和鄂温克成为隶属于中俄两国的跨界民族,其萨满教呈现出差异性。因其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其发展过程、变迁的结果也都不尽相同。   结语部分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概括。笔者提出要生存就需要适应,适应既是一种变迁的过程,又是变迁的结果。变迁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变迁中的社会和群体、个人如何进行调适,以便更好地面对变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一观点。
其他文献
文化变迁是社会文化系统永恒的定律.关注文化变迁不仅是西方人类学的传统,而且也是中国民族学关注的课题,关注现代化进程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中国民族学研究的责任和义
本文研究当代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的适应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从新疆各地,特别是南疆农村地区流动到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女性。   流动人口是伴随着全球化的一
借助可视化设计原则和方法,应用到传统昆曲文化中,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在分析昆曲视觉艺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昆曲《牡丹亭》中的角色、服装和场景在可视化过程中的
品种是种子企业的生命线,品种名称也就逐步构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系统持续的品种命名系统,难以打造出知名企业品牌,也会导致销售混乱及统计模糊。本文对
数字“七”是一个世界性的符号,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体现着人类对宇宙时空及其运行规律的感性认识。数字“七”以不同的形式被表现在欧亚诸多族群的文化中,反映着各族群的
大型冷却塔作为空间薄壁高耸结构,结构风效应突出,在设计中风荷载属重要的控制因素。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同济大学结构风工程研究团队在冷却塔结构抗风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涉及
图书馆档案的管理模式伴着信息化的发展,面临着改革的局势,促进了信息时代化的来临,让管理工作的方式产生巨大的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创新,网络技术的普及广泛,在办公工作自动化
在2009年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何家英画展理论研讨会”中,众多美术理论家对何家英老师的评价极高,足以站在美术史的角度对他进行解析.林木也说:“何家英无疑是变革20世纪末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寻找两者结合点、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
期刊
本研究以内蒙古广泛栽培的两个马铃薯品种克新一号和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在重金属镉(Cd 50mg/kg)胁迫条件下,硅酸钠、钙镁磷肥、腐植酸钠和有机肥四种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