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宿主角度寻找可预测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标志物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寻找与CHB患者IFN疗效差异相关的宿主SNP位点,并探讨血清1,25(OH)2VD3水平与IFN疗效间的关系,以确定他们对IFN疗效的预测价值,为CHB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2动态监测IFN治疗CHB患者48周疗程中血清标志物(HBs Ag、HBe Ag、HBc Ab)及HBV DNA浓度的变化,确定HBV血清学标志物对IFN疗效判断的最佳临界值,探讨其对PEG-IFN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1从宿主角度寻找可预测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标志物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肝病中心收住及门诊使用IFN治疗的CHB患者98例,包括HBe Ag阳性患者87例,HBe Ag阴性患者11例。根据疗程结束时的疗效分为三组:完全应答组(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应答组(Partial response,PR)及无应答组(Non-response,NR)。通过Hapmap数据库获取CYP27B1、IL-28B、OAS基因家族共6个基因34个tagger SNPs,将数据导入Haploview4.2软件,并分别计算各基因tagger SNPs的连锁不平衡,最终筛选出CYP27B1的2个tagger SNPs(rs4646536、rs10877012)、IL-28B(rs8099917)、OAS基因家族4个tagger SNPs(rs10774671、rs2072138、rs2072136、rs10849829),采用直接测序技术对目标SNP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分别采集治疗基线的全血、血清及第12周时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VD3-1α羟化酶活性和1,25(OH)2VD3的水平。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定量检测血清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速率法检测ALT等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正态性检验、t检验、χ2检验等。2动态监测HBV血清标志物浓度预测IFN对HBe 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0月至2015年9月肝病中心住院及门诊使用PEG-IFN治疗的HBe Ag阳性CHB患者61例,并进行48周的随访。于治疗基线、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分别收集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定量检测血清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速率法检测ALT等指标。根据疗程结束时的疗效分为两组,完全应答(CR)组:HBV DNA<500 IU/ml,HBe Ag转阴伴或不伴血清学转化,和(或)HBs Ag清除;部分应答(PR)组:治疗结束时HBV DNA下降≥1 log10IU/ml但仍大于500 IU/ml,HBe Ag转阴或未清除。统计学分析采用正态性检验、t检验、χ2检验、ROC曲线分析等。【结果】1从宿主角度寻找可预测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标志物HBe Ag阳性患者87例,CR组16例,PR组42例,NR组29例。HBe Ag阴性患者11例,CR组9例,PR组2例。1.1宿主基因多态性与IFN治疗CHB患者疗效的关系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年龄和性别后,CYP27B1基因rs4646536等位基因C、CC基因型和rs10877012等位基因T、TT基因型与NR的发生及HBe Ag的低转阴率正相关(P<0.05),rs10877012等位基因G、GG基因型与CR的发生及HBe Ag的转阴正相关(P<0.05);OAS2基因rs2072138等位基因C、CC基因型可独立地预测PR及HBe Ag的持续阳性的发生(P<0.05)。CYP27B1基因CT单倍型的HBe Ag阳性患者IFN的应答率低,TG单倍型可增加HBe Ag阳性患者CR率;OAS基因家族单倍型AGGG与CR的发生、HBe Ag的转阴正相关,而GCAG降低NR的发生率和HBe Ag的转阴率。IL-28B基因rs8099917和OAS1基因rs10774671、OAS3基因rs2072136及OASL基因rs10849829多态性对IFN的疗效均无预测价值。我们同时发现治疗前更高的血清1,25(OH)2VD3浓度(≥39.39 pg/ml)更有机会发生CR。1.2治疗第0~12周HBs Ag、HBe Ag及HBV DNA浓度与IFN治疗CHB患者疗效关系的初步研究治疗前HBe Ag水平和第12周HBs Ag/HBV DNA浓度在NR组显著高于CR组和PR组(P<0.05)。HBe Ag持续阳性组治疗前HBe Ag水平和第12周HBs Ag、HBV DNA浓度显著高于HBe Ag转阴组(P<0.05)。2动态监测HBV血清标志物浓度预测IFN对HBe 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20例患者发生完全应答,41例患者发生部分应答,其中2例出现HBs Ag的清除;基线HBV DNA、HBc Ab、ALT在CR组和PR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基线HBs Ag浓度在CR组[(3.81±0.45)log10IU/ml]明显低于PR组[(4.12±0.57)log10IU/ml](P=0.037);治疗第12周时,HBs Ag浓度在CR组[(2.94±1.37)log10IU/ml]明显低于PR组[(3.60±0.59)log10IU/ml](P=0.001);经ROC曲线分析,治疗前HBs Ag<3.20log10IU/ml者在治疗48周时获得完全应答的几率最高(P=0.002)。治疗基线时HBe Ag浓度在CR组[(431.34±577.37)S/CO]比PR组[(914.72±586.50)S/CO]低(P=0.004);经ROC曲线分析,基线HBe Ag<520S/CO者在治疗48周时获得完全应答的几率最高(P=0.006)。治疗各时间点HBc Ab浓度在CR组与PR组之间无差异(P均大于0.05),对IFN治疗CHB患者疗效无预测价值。治疗第24周时,HBV DNA浓度在CR组[(2.93±0.27)log10IU/ml]比PR组[(3.47±0.94)log10IU/ml]低(P=0.020),且治疗第24周时HBV DNA<3350 IU/m L者在48周更有机会获得完全应答。多因素分析发现,联合基线HBs Ag、HBe Ag和治疗第24周时HBV DNA水平,可综合预测PEG-IFN治疗CHB患者48周的疗效。【结论】1从宿主角度寻找可预测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标志物CYP27B1基因、OAS2基因与IFN治疗CHB患者疗效相关;血清1,25(OH)2VD3、HBs Ag、HBe Ag及HBV DNA水平可有效预测IFN的疗效。2动态监测HBV血清标志物浓度预测IFN对HBe 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联合检测HBs Ag、HBe Ag及HBV DNA浓度对预测IFN治疗48周结束时HBe 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其中基线及第12周HBs Ag、基线HBe Ag及第24周HBV DNA浓度对PEG-IFN疗效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电阻率曲线是油、煤田测井中很重要的一条参数曲线,结合其它的测井曲线可以解决各种地质问题。但要准确得到目的层的真电阻率值,就要考虑各地区、井的结构的影响,消除这些影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新型疫苗,这类疫苗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疫苗的缺点,也填补了疫苗种类的空白。就重组活载体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
论述了仿真实验应用于电路课程理论教学的作用。以PSPICE仿真软件为例,说明将一阶RC电路在直流激励下全响应的仿真实验引入到理论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实践证明,在"电路
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在产业发展、文化交流以及教育等方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而台湾在教育领域内作为校企合作的引领者,有着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为了推广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电厂在生产过程中,热力发电系统中,水质的好好对电厂发电设备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是有很大影响的。在热力发电系统中,使用没有净化处理的水含有很多的杂质的,这些杂质在水
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非常注重馆员素养的培育,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培育馆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如在招聘图书馆员伊始就要求馆员具有图书馆专业资格证书,为馆员提供稳定的
"变频器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采用典型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虚拟对象进行教学,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老师解惑起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
企业发展有周期,会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同样也在不断发展演化,两者协同演进是本文研究内容。
背景:作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鼠神经生长因子具备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为进一步探讨提高诱导效率的方法,拟尝试使用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进行联合诱导。
在实际工程中的信号处理问题中,模糊控制一向被广泛应用;而在模糊理论的应用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建立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如何客观而准确地选取隶属函数也一直是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