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开拓了新时代。这期间的四十年,中国经济一直充满着强劲动力,让世界刮目相看。但面对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如何去促进经济保持健康发展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近年来,随着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五大任务的提出,为我国寻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经济发展正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变化。这些政策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所以怎样确保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已成为关注的重点。但是资本配置效率不高一直困扰着中国资本市场:许多上市公司其投资行为并不是预期所需求的,非效率投资广泛发生。有些行业产能过剩,投资过度现象严重。但高新技术领域、环保和农业的投资却远远不足,投资效率普遍不高。非效率投资的产生不但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不利于筹资成本补偿和上市公司利润创造,导致我国经济内部结构不平衡,阻碍了经济保持健康发展。所以减缓投资过度,抑制投资不足现象以提升企业微观资本配置效率,已变为我们迫切需要处理的现实问题。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血液。高质量会计信息能使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改善委托代理问题,引导资本市场有效配置。改革开放以来为符合经济形势快速发展,中国会计准则持续改革。根据现行会计准则,高质量会计信息能否继续起到抑制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进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公司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造成了委托代理问题。作为委托人的公司股东与代理人的管理层两者追求的目标函数不同。股东其目标为公司价值最大化,而管理层作为理性人则更加看重个人利益最大化。管理层作为最终代理人本来只该获得特定的控制权,但是因为现实契约具有不完备性,使管理层产生了逆向选择行为,使他们获取的控制权逾越了委托人给予的其应有的控制权,这样管理层便从他们拥有的权力中获益。由于委托人股东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这使得管理层掌握着公司更多的资源与配置权,他们会运用自身权力对公司的各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通常,管理层权力越大,对企业影响程度越深。同时,制度背景致使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进一步增大。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有企业不断改革,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制度转型、治理弱化等约束下产生出“政企不分”、“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使管理层权力凌驾在公司治理机制之上,管理层对于企业的决策权甚至超过了董事会和控股股东。而且因为“所有者缺位”,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对于管理层也无法产生有效的监督。非国有企业中,企业所有者常常包括在管理层内,这时他们便会以个人意愿影响企业各种决策,使管理层权力得到加强。因此,制度背景导致了我国管理层滥用职权现象严重,管理层权力进一步提高。管理层为制定企业决策的重要人员,其在很大水平上会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与会计信息的生成。所以在公司制导致的管理层权力问题和我国制度背景导致的管理层权力进一步增大的现状下,研究管理层权力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与管理层能否会凭借其权力操纵会计信息而间接影响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层权力与资本配置效率同时纳入一个研究框架来研究三者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层权力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同时,本文还研究了管理层权力是否会削弱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进一步明确三者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高质量会计信息能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提升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2)随着管理层权力的增大,管理层会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非效率投资问题,降低资本配置效率。(3)管理层权力还能抑制高质量会计信息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改进,从而降低资本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