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审美变形机制角度研究审美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审美意识形态通过潜在形式参与文学审美变形,并建立起主体间性,这一作用过程构成文学的审美变形机制。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文学的审美变形经历了从现实之象到审美幻象的转变过程,具有艺术的共性。这一变形过程的实现,既受到现实、作家、作品、读者等因素的影响,也有赖于审美意识形态的积极参与:审美意识形态或以直接的出席介入于审美变形过程,或以隐蔽的无意识姿态在场,或者发生审美变形的断裂和分化,影响文学审美变形的实现,并使新的审美变形机制的产生成为可能。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将审美变形机制定义为“三步变形机制”,即通过从物象到幻象的变形,实现完整的审美变形过程,以此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审美关系的结构和特点,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的审美变形机制。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审美变形机制离不开具体历史和文化语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学经历了多种审美意识形态含义的转换,或是随着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介入而与之同化、淡出,或是随着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淡出而介入于审美变形机制之中,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审美变形机制呈现出三个阶段的特征:第一,当文学处于意识形态影响较强的社会历史阶段(建国十七年和文革时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保持了高度一致性,文学审美变形机制顺利地实现从物象到审美幻象的变形过程,构建起和谐的主体间性,并呈现出一种较为完满的变形张力机构。但与此同时,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出较为单一、片面的特点,它解构了文学的审美特质,最终导致审美变形机制在意识形态的极端干预下发生断裂。第二,审美意识形态从政治意识形态的<WP=3>桎梏中得以解脱,置基于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文学的审美变形机制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特征,诞生出多种审美幻象,并实现多种主体间性的建立,为文学创作开拓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时期文学)。第三,审美意识形态在后现代语境凸现的文化氛围中,表现出混杂、琐碎和消解性特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大众文学)。审美变形机制在其影响下处于被消解的边缘,审美幻象往往无法顺利实现变形。文学转向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琐事,作家们也开始冷静地展示生活本身而不夹杂任何意义指向。但正是在这种消解和混杂中,产生出一股新的审美意识形态暗流——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它潜在地影响和引导着审美变形机制和主体间性的重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的审美变形机制在审美意识形态的介入下显示出或单一性或丰富性特征,其效果表现为主体间性被建构或者解构。当遭遇到后现代这一强大文化语境时,文学似乎陷入了审美变形的困境,其审美变形机制也急需获得新的血液和营养。但是,历史是偶然的,谁也无法对未来作出预测。尽管如此,本文还是愿意勇敢设想:如能抓住当代文学与传统、与西方“他者”的对话契机,努力寻找一种“余韵”化的审美意识形态和“优美化”的崇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的审美变形机制或许可以以一种“远出”的声音获得新的审美表达,重新构建起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与传统、与西方“他者”之间和谐的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