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出现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也更加重视成本信息的作用。但从整体看,只有一小部分企业采用了一些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如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CMS成本管理体系、ABC作业成本法、BSC平衡计分卡和SCM战略成本管理等,但所占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不能作为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主流,从我国整体的成本管理现状看,成本管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职能基础会计管理模式,绝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仍然是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以成本会计人员为主体,以“算”代“管”或重“算”轻“管”的情况还很普遍,成本管理仍处于事后控制阶段,没有一套科学、全面、系统和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成本管理的发展,也很难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国际化经营的需要,拉大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成本管理的差距。
要想解决上述成本管理实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建立和实施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并不断地运行、保持、改进和完善。从公司的经营决策,到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安装、销售、服务和管理等过程,技术、质量、安全、环境、设施等现状,经营模式、运作方式、管理制度等运行机制,整个供应链,项目初始成本设计,成本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等层面,实行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系统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建立和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使成本管理系统化、全面化,这才是现阶段成本管理以上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一个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由事前的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事中的成本控制和核算;以及事后的成本分析、考核和持续改进组成,并通过这些组成环节相互联系,协调运作,持续改进来发挥该体系的作用,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为企业谋求最大效益。加强成本核算,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就成为现代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但如何做到成本管理的系统化,即如何建立和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并使该体系有效协调运行,这是成本管理理论和实务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试着将管理学中的系统化模型—戴明模型用于成本管理领域,将模型中的策划、行动、检查和改进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分别引申为成本管理中的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考核。并通过对AREVA公司成本管理的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戴明模型在该公司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对应用戴明模型建立的成本管理体系各组成环节的实际运行进行具体剖析,并分析各环节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实现动态改进的过程。
最后本文总结了AREVA公司成本管理体系的优点和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实践的借鉴意义,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虽然深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其成本管理却仅停留在片面地、运动式地、浅尝辄止式地强调成本控制,节约和降低成本的初级阶段,甚至没有建立一个行之有效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意识。AREVA公司成本管理系统化的意识和做法,以及该系统的框架是我国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在成本管理的实务中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当然案例中的AREVA公司的成本管理体系也并非是完美无缺的,本文最后分析了该成本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