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sini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时代是民主法治的时代,是人权的时代,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时代。以人为本,尊重、保障、维护和实现人权,保证每个公民自由、权利和利益的行使和实现,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法律的灵魂,成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护法的内在价值,成为所有公权力运作的基础,成为法律人的社会使命。我们认为,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体制转换、制度变革、结构调整、利益整合等等因素错综交互,导致利益关系和结构的失衡、失序、失常,加深了社会矛盾、冲突和纠纷,引发了众多的群体性事件,使社会、政府、公民时时面对重大的利益冲突,考验社会的制度建设和创新,考验和检测执政党、政府的执政能力、应急能力、解纠纷能力,考验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协调和整合机制。建构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多元解决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现实难题,成为制度创新和重构的基本环节。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立足于法治、人权、民主,以人权至上、民主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法律至上、和谐至上等等观念和价值取向为内在基础为灵魂,建设和发展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民主、民权、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群体性事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其特有的方式、形式、模式、途径、机能为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具体的现实的有效的渠道,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协调,推动了社会利益结构和秩序的保障和调整。我们应该整合资源,推动制度、体制变革,建设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公力、社会公力、私力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和改善群体性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专门化、理性化、人性化的非诉解决体系,借以进一步促进法治建设、人权保障、民生发展,推动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互动。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群体性事件一般性问题。第二部分分析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群体性事件的特质,分析群体性事件多元化解决机制的现实基础。第三部分着重对非诉讼解决机制进行法理分析,探索非诉解决机制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功能和意义。第四部分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具体分析协商谈判、和解、调解、仲裁、信访、行政裁决等非诉讼解决机制,分析各种具体方式在群体性事件中可发挥的优势及其实践价值。第五部分在致力于解决群体性事件前提下着重论述完善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意义和方式,以理念为基点,从具体措施入手,重塑机制。最后进行了相关制度的研究,使群体性事件解决机制更全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题和分析角度。国内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大都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即使从法学角度分析的,也局限在诉讼方面,非诉讼解决机制理论虽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与具体问题衔接上略显苍白。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立足于社会转型,从法理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非诉讼解决机制,探索现实可行的人本化、民主化、理性化、专门化的群体性事件非诉解决机制的基本方式和具体方法,力图建构良性的群体性事件非诉解决机制的体系,借以进一步推动执政党、政府的执政能力、应急能力、解纠纷能力的建设和提高,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公民的沟通、协调、整合能力和机制的发展。本文运用了社会分析方法和法理分析方法等,从实证中归纳法理,获得一般性的认识。
其他文献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其前身为1954年宪法设立的法案委员会,主要负责法律草案的统一审议。2018年通过的宪法第44条修正案将该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使其在功能上转变
利川地处川渝鄂交界处,位于湖北省最西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隅,居住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1个民族。方言词汇的构成十分复杂,既保留以土家族为主的多民族语言,又受
农民合作社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飞速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不可缺少的桥梁。随着农民合作社的大力发展,学术界也基于各种视角对其进行
流行语作为生活中最鲜活的语料,一直就是语言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已有少数学者分析了流行语“且行且珍惜”及其变体“且胖且珍惜”、“且行且讲解”、“且慢且注意
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阐释。本文概述了二者的核心观点及其相互间的批评与反批评,认为二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流派,都有存在的理由;但相
行政行为无效理论是行政行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行政行为公定力、强制性等因素与无效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基于无效理论而产生的抵抗权问题。
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存储技术的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地质勘探的需求。大规模、全数字化和高实时性是当前地震勘探仪器的发展
21世纪逻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密切相关。进化逻辑就是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逻辑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逻辑。它以动态的发展逻辑为研究重
审前准备程序存在的必要性可以从现代民事诉讼对程序保障和纠纷解决效率两方面的追求中得到解释。通过对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三种审前准备程序模式的考察,文章
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是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从机关党建的角度去研究和推进这项工作。本文试图站在企业的角度,以利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