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渗透性街道形态对城市社区活力的影响研究——以武汉花楼街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空间研究拓展到建筑层面以外,把建筑构筑并界定的公共空间之一——街道设为决定城市社区成功与否的更关键因素。选取武汉现存历史最久远的老街之一——花楼街的传统城市社区街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现场调研、绘图等方式,对其街道形态的可渗透性特征以及可渗透性街道对社区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花楼街的传统社区街道进行调研,通过可渗透性这个切入点,展示了可渗透性的街道形态如何构成传统城市社区丰富的自然肌理,如何成为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的活力源泉,同时证明了社区街道生活对于居民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对传统的城市社区和现行的封闭式社区进行分析借鉴:一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可渗透性街道所面临的消解趋势;二是多角度的总结现行封闭式社区由于缺乏可渗透性而引发的问题。最后,本文探讨了未来城市社区中可渗透性街道形态的设计要点。 在旧城改造的热潮中,花楼街也无法摆脱整体拆除的命运,百年老街硕果仅存的一部分也即将在武汉版图中消失,本文通过描述其可渗透性的街道形态,展现了衰败的旧城区具有活力的另一面。同时,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民众,留下些许温暖的、历史记忆的片断。 由于花楼街特殊的历史背景、复杂的城市环境,本文只是一个初步尝试,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课题成果能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为城市社区设计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是建筑师路易斯·I·康走向设计巅峰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康早年的求学和实践经历,概述了20世纪60年代之
样式雷世家是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自康熙以降直至清末的两百多年间延续八代,几乎一直执掌着皇家建筑工程设计机构样式房掌案一职,主持宫苑、坛庙、陵寝、府邸等皇家建筑
房地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住宅市场的良性持续发展,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其房地产市场自改革开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城市化加速时期北京郊区农村的居住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提出,郊区农村正加速发展。随着郊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统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郊区农村的主要产
“都市圈”是指一个或多个的核心城镇,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都市圈”是客观形成与规划主观推动双向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迅速。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建筑师对国外建筑的学习,往往热衷于他们的形式,建筑成为了简单的形式模仿。面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空白的概念,试图从形式之外的角
世界上的大部分城市都坐落在遭受一种或多种灾害侵扰的地区,早在人类历史有记载的阶段,就已经产生了预防不测的思想概念。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地质构造部位,山地自然环境广泛分布
该文先对尺度的概念进行了追溯,并提出历史尺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长期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与人的一种相对的空间关系.然后对历史尺度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尺
随着城市化节奏不断的加快,环境污染、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不断出现,城市居民对绿色环境、优质生活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城市绿色空间承载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
历史性街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建筑艺术成就,是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的良好结合。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的地域风貌和历史遗产正在丧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