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旅居者群际接触机制研究 ——基于在沪外国专家跨文化感知的变化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腾飞,来华工作、学习、旅游的外国人不断增多。国家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已超95万。然而,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外国人来华前所持有的种种预期和思维定式往往在来华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与中国人的接触交往就成为其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虽然西方关于群际接触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国内针对群际接触的本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相关研究往往聚焦于解析社会问题。换言之,国内现有研究对群际接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尤其对中外群际接触机制本身(即:群际接触条件、过程及效力)缺乏详尽和深度讨论。为填补研究空白,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聚焦在华旅居外国人中的高知群体——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外国专家,基于其来华前后跨文化感知的变化,对在华旅居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群际接触机制展开系统性研究。本文以群际接触和跨文化感知相关理论为支撑,建立研究框架,设计调查问卷,对30名来自22个国家的上海某重点高校外国专家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并采用文献研究和主题分析法,对笔录资料进行一、二级编码和案例内、案例间比较分析。本文关注的具体问题是:(1)受访者来华前对中国的感知情况及其信息获取渠道;(2)来华后影响受访者与中国人交往的接触条件及接触过程;(3)来华后受访者与中国人的群际接触效力,尤其是对华感知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1)即便作为外国人中的高知群体,大多数受访者来华前的对华文化感知仍停留在表层,且刻板印象和偏见占据主流,来华前的直接或间接接触等因素对塑造其文化感知具有重要影响。(2)群际接触过程中存在四个核心层面:a)受访者对华认知得到显著提升,为修正原有刻板印象和偏见提供了机会(认知层面);b)受访者展现出跨文化交际积极行为,包括主动培养有助于其在华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努力拓展在华人际网络等(行为层面);c)受访者对自身、自身文化以及中国文化进行反思、重新审视和再评价(态度层面);d)受访者体现出更高的跨文化敏感度、削弱的刻板印象和偏见、更强的群际移情能力及不同程度的对华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情感层面)。(3)受访者与中国人的群际接触效力,尤其是受访者对华文化感知经历了反复的重塑和构建,研究结果与Brislin、Cushner等学者提出的文化普适性框架高度吻合。根据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提炼出中国语境下基于跨文化感知的中外群际接触机制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1)群际接触条件,包括历史、个人、在华机构、工作任务及文化情景;(2)以个体间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群际接触过程,包括认知、行为、态度、情感四个层面;(3)以对华文化感知为代表的群际接触效力,包括强烈的情感、知识领域和文化差异的根源及13大认知主题。在宏观层面,本文构建的中外群际接触机制模型对揭示外国人与中国人群际接触的内在机制、提升外国人的对华认知、促进在华旅居外国人的跨文化适应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也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微观层面,该模型为国内高校进一步完善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帮助外国专家提升在华体验提供了知识与行为借鉴。
其他文献
江苏民间根植于江苏广大民众生活之中,不但从侧面展示了江苏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民俗信仰,还体现了江苏地域性特征和深厚的长江流域文化底蕴。本文围绕江苏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为主要方向,从工艺的艺术特点研究、工艺的现状研究、工艺创新设计研究这三个方面出发,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体现江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艺术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分类、总结,试图分析出江苏民间工艺学术的现状、发展情况和具体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会遇到很多的特殊性岩土地基问题,新建杭绍台铁路不可避免要进行硅藻土地基施工,但硅藻土具有很多不良工程特性,且目前国内外在硅藻土地基上暂无大规模建设铁路工程的相关经验,无法为新建杭绍台铁路硅藻土区域的铁路施工提供借鉴作用。鉴于此,本论文以中国铁设重点科研项目“杭绍台铁路硅藻岩(土)工程特性及对策研究”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试验等手段,揭示了嵊州硅藻土性质,对比
在当前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并且,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加深。基于此,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也逐渐重视信息技术的有关教育,并且在小学阶段就设置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课程。但是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果对学生仍然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话,那么就很难实现教学的目标。只有基于当前的互联网背景,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全新教学模式,才可以构建起更加高效且质量更高
在执行动态复杂任务时,如何保证服务机器人具备灵活操作性以及整体动作流畅性是现阶段服务机器人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该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有基于规划或者基于模仿的方法。其中,基于模仿的人-机器人运动重定向法由于其输入简单、动作自然仿生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方法通过人体跟踪及对应关节映射,可将人体动作迁移到机器人上,实现人-机器人运动的重定向,从而生成流畅的机器人动作。随着消费级别彩色-深度(
学位
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在开放空间或大尺寸封闭空间中的应用目前已经越来越普遍。然而,在这些环境中,有源噪声控制系统通常需要大数量的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实现传统集中式控制系统所需的运算能力、硬件复杂度等成本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加而快速增加。为了降低大规模系统的复杂度,人们提出了分散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由多个互相独立的反馈控制单元组成,每个反馈控制单元只包括一个误差传感器和一个次级源,只需考虑自身次级源到误差传感
学位
文章中的两次试验通过生长育肥猪饲喂干湿料以及发酵饲料来比较相同日粮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干物质(DM)、总能(GE)和粗蛋白(CP)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以及DM、GE和P的表观总肠道消化率(ATTD)。两次试验的基础日粮组成为玉米(728g/kg)、豆粕(240g/kg)、大豆油(10g/kg)以及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预混料。试验1中,3组试验分别饲喂干饲料日粮,以及两种干湿混合的日粮(干湿比为1∶
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在很多领域中的运用都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本文对民间美术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在鞋类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具体应用,为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鞋类潮流设计的完美融合提供了参考。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条例》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统筹安排目标任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形成城乡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