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急剧扩张,人地矛盾凸显,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在其利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补充的耕地质量等别低、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存在着一味追求耕地数量平衡,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等等。国土资源部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是为了对耕地等别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为实行“占水田补水田、占优补优”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奠定基础。福建省作为林业大省,耕地资源本就稀缺,借我省开展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工作的契机,以福鼎市为例进行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影响福鼎市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的三大驱动力入手,开展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工作,基于GIS技术,采取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研究等方法研究福鼎市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在新增耕地方面,分别分析了土地开发、旧村复垦、土地整理及其他方式增加耕地质量等别的情况;在耕地减少方面,分析了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耕地净面积减少等因素;在耕地建设方面,结合福鼎实际,对土地整理区的耕地质量建设前后的耕地质量等别进行对比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对福鼎市2014年与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福鼎市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引发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有新增耕地、减少耕地和耕地质量建设三大因素,在这三种因素中,土地开发和旧村复垦是增加耕地有效面积的最主要渠道,而土地整理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的作用上优于其他两种方式;建设占用是使耕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2、通过耕地质量等别地类情况及空间分布,判断耕地的变化情况。福鼎市减少的耕地主要为水田,面积达76.32公顷,所占比例为76.32%,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分布在8-10等。而补充的新增耕地大部分为旱地,面积为171.65公顷,所占比例为90.88%,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在10-11等。虽然在土地整治当面的投入较大,但耕地总体质量提升不明显,能保持耕地质量总体平衡已属不易。3、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福鼎市南部的店下镇、太姥山镇、白琳镇的整体耕地质量等别较高,中高等耕地具有集中连片的分布特点。地势较平坦、水源较充足、经济较好的乡镇,整体耕地质量较高,地势较高、灌溉条件较差的乡镇,耕地质量普遍偏低。4、2015年全市耕地等别面积变化情况:从国家自然等分析,2015年耕地相比上一年而言,5等、6等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92.89公顷、151.57公顷,而7等、8等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分别减少了 115.32公顷、138.21公顷;从国家利用等分析,2015年耕地相比上一年而言,7等、11等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 59.81公顷、57.41公顷,而10等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减少了 95.62公顷;从国家经济等分析,2015年耕地相比上一年而言,8等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增加了 102.08公顷,而9等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减少了 68.11公顷。可以看出国家综合等别较高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较低等别耕地逐步向较高等别耕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