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的性别隐喻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y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言文学中的性别隐喻问题是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背景来讨论的。华人文化圈和中国大陆学界加入后殖民主义这一全球交响曲已有十几年历史,后殖民主义提出的理论问题,最为国人感兴趣的,大概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关冷战后世界整体格局的理论,二是西方与非西方文化的关系,它关系到各非西方文化对自身进入现代性以来历史的重识与言说。后现代语境与后殖民氛围是全球化浪潮强加给中国的,在这一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在跨国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和高科技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开始了对传统、对现代、对后现代的共时态反思,并不时表现出一种顾此失彼的尴尬。但不管怎样,反思启蒙、理性,审理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价值诉求,成为一种新的学术要求。本文的目的亦在此。 本文第一章着重指出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元综合的理论,是当今西方四大流派:多元文化主义、第三世界理论、全球化理论和文化研究的综合和杂交。后殖民主义立足于种族、性别与阶级这三个层面上,对西方宗主国的经济侵略与文化侵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抵抗。当我们运用后殖民主义观点分析文学文本时会发现这一理论的复杂性和难以阐述,后殖民主义自身存在着难以说清的悖论,比如殖民身份的悖论,它的理论创建者的身份也错综复杂。后殖民主义的文本观是它的理论基石,主要代表人物赛义德等人大都是从分析文本入手来解构西方的中心话语的,他们撇开文本的主体意识和己经为文学史所肯定的结论,从文本中的边缘人物和情节入手,用锋利的理论武器剖开掩藏在堂皇文字之后的真实的痛苦的历史。在赛义德等人看来,文本是话语权利的直接体现,而且文本的叙事方法和角度隐含着来自权利中心的隐喻和暗示。就东西方关系来说,这种隐喻和暗示就是用性别等级来喻示二者之间从属与支配的关系,西方是“他”,东方是“她”。西方的强势男子形象与东方的柔弱女子形象之间的对比,使得前者理所当然地成为后者的支配者和代言人,从而使东方(中国)失去了说话的权利,为西方的东方主义的出现和延续制造了极好的孳生土壤和生动背景。 在对性别隐喻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本文第二章着重分析二十世纪的几个有关中西交往的汉语言文学文本中潜藏的关于中西方关系的性别隐喻,探究其中隐含的后殖民的文化心理,以及东西方所共同的对性别关系的界定和对女性的歧视。
其他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往往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偏重活
综述了光谱电化学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主要从红外光谱电化学、Ram 光谱电化学、UV—可见光谱电化学、其它波谱方法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光谱电化学仪器五部分说明。
国家大力倡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根据自身办学实际,积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下研讨的主题。文章在分析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
国家重建问题是国际关系中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话题。一般地说来,国家重建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在发生内乱或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下,主要大国或国际组织通过武力或战争等手段,广泛地
怎样在上图的纸板上剪一刀,然后拼成下图钻石的形状呢?
本文从咨询机构数量、从业人数、咨询产值三个方面对中、英、日、德、美五国咨询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与比较。对刚刚起步的我国咨询市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受众视野的审美期待体现在对电视频道频繁的选择之中。由此,电视传媒采用专业化频道与特色化栏目来满足电视分众的审美需求,已成为电视节目播出的主导模式,定位为纪录(片)频
采用足够大的Cluster模拟了理想的Li(100)平坦表面和台阶面。用对势方法计算出了Cluster和Li原子的相互作用势,得到了吸附扩散势能面。给出了最佳吸附位在洞位;最低能量扩散
林业是陆地生态体系的关键,拥有调整气候、改善空气、蓄养水源、保护水土、阻挡沙尘、优化土壤、降低污染、减少灾害降低灰尘等很多性能,对完善生态条件,维持生态均衡,呵护人类生
在安全管理中技术防范属于主动型防范,同时也是增强防范效果的重要方式。现阶段,技术防范工作中依旧存在制度规定不完善以及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技术防范的效果并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