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绸技术工艺与社会文化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bazh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本文的研究,正是从技术工艺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进行的一种探讨。潞绸,是产于晋东南且极富地方特色的丝织品,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贡品以及支撑晋商发展的主要商品,潞绸不仅代表了当时精湛的丝织工艺,同时融合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宫廷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承载了山西乃至黄河流域悠久的纺织技术与社会文化,是区域社会生活以及时代的缩影。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使得以脚踏织机为主要生产工具、口口相传为基本方法的传统潞绸织造技术逐渐消失,因此,抢救性的保护潞绸这一传统工艺尤为重要。同时,传统潞绸中的图案、色彩以及人文意蕴成为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纺织品潞绸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主要根据文献史料、文学作品中的记载,对潞绸的生产规模、生产形式、潞绸工艺做了一些总结,也有学者从经济史的角度对明清时期潞绸兴盛与衰落进行了分析探讨。但尚未对潞绸展开系统全面的论述。本文以技术工艺、图案艺术为出发点,探讨了潞绸的纺织技艺与织物艺术,讨论了社会文化等要素与潞绸织造的互动影响。本文经研究后认为,潞绸不仅是一种纺织品,而且是一个文化集合体,即以潞绸为基本元素而形成了潞绸文化圈,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质;潞绸的传承不仅仅限于技术和工艺层面,更主要地是作为产品所凸显的思想与文化意义。本文主要借鉴了科技人类学与口述科技史的思想、规范与方法,深入潞绸的产地展开田野调查,采用单独访问与集体座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留存丝织物及其具体的织造工艺过程,获得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以“二重证法”对潞绸的技术、工艺、文化等特征做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归纳如下:第一,通过田野考察,对潞绸的主要产地进行了实地走访,明确了潞绸的概念、产地、分布和特征。文献记载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潞绸实物可以说明,潞绸是明清两代的皇室贡品,主要产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区的长治县、高平市两地。通过对晋城、高平等地的调研走访,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历史文献记载中潞绸的产地做了更进一步的细化,并由此提出了广义潞绸的概念,与潞绸是“明清时期的皇室贡品”之狭义概念相对。广义的潞绸是指流传于泽潞地区(今山西省长治、晋城一带)的丝织品,以长治县、高平市两地为圆心辐射到了整个泽潞地区。传统潞绸手感厚实、结实耐用,出土实物的组织结构均为三枚斜纹地和纬六枚斜纹提花,辅以刺绣、手绘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晋文化与中原文化,以传统的北方吉祥民俗图案为主,表达了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当地风土人情与社会生活的缩影。潞绸概念的延伸以及地点的细化,丰富了历史文献记载以及潞绸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第二,在中国传统纺织机械发展历史的大背景下,对泽潞地区的纺织机械做了深入的调研与时空定位。认为潞绸所用的织造机械其结构、工作原理与明清时期北方传统纺织工具相吻合,但也融合了当地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且,现代留存的织机结合当地传统老艺人的介绍,可以得出,泽潞地区的纺织技术与河南七方、河北高阳的纺织技术紧密相连,是近代纺织技术传播、技术移植的典型案例。这项研究工作,首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探讨了该地区的传统纺织机械,深化了地方传统纺织技术史的研究;同时,通过对潞绸织机与明清泽潞社会互动的研究,丰富了纺织科技史外史的研究。第三,通过实地走访、亲自参与,结合当地保留的文献史料,对潞绸的基本工艺流程进行了发掘和整理,探讨了其刺绣及染色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潞绸的织物艺术,包括图案与色彩两个方面。通过对潞绸色彩的研究,得出潞绸的色彩融合了中国传统色彩元素、明清时期的流行色彩以及泽潞地区的地域色彩;分析了潞绸的图案表现形式及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认为其图案与色彩是技术与艺术的交融,体现了鲜明的技术美特征。潞绸的艺术风格在于,喜庆但不华丽、庄重但不呆板、生动但不张扬。潞绸的喜庆、庄重与生动之中蕴含了泽潞地区生生不息的文化气息,渗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示了对生命的敬仰,折射出万物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真实而又生动的反映了泽潞地区自然、纯朴的民风。第四,首次提出了潞绸文化圈的概念。潞绸文化圈,是指以潞绸这一地方产品为主所形成的丝绸文化圈。从空间维度来讲,潞绸文化圈是以长治、高平两地为圆心辐射到整个山西东南部地区;从时间维度来讲,潞绸文化圈的形成始于蚕桑文明的萌芽时期,并根植于民间,延绵不断、传承至今。潞绸文化圈,不仅是泽潞地区独特的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的有机整体和综合表现,而且是黄河流域乃至我国北方丝织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最高水平。最后,本文提出了潞绸的传承、保护和发扬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目前面临的困境,由此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可能途径的一些建议。从历史与现实的两个维度看,一方面,潞绸作为泽潞地区的一项传统工艺,代表了黄河流域的典型丝织技艺,是研究传统纺织史、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长期积淀的潞绸技艺、文化为当地纺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生存环境的变迁、消费与生产主体的变迁,使得这种传统工艺逐渐消失且濒临灭绝。如何将传统工艺中所蕴含的技术美和文化价值融入现代纺织品之中从而古为今用、发扬光大,成为潞绸技艺传承与复兴的重要思路。由此,本文提出了不仅要将潞绸图案、色彩、技艺所体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要素运用于现代纺织品和文化审美之中,更要拓展以潞绸产品为主体的潞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潞绸作为一种地方传统工艺,更是一种地方文化符号,现代潞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展销地方文化、扩大地方文化形象的工具。潞绸现代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延续泽潞地区悠久的蚕桑文明,重构以潞绸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感,进而寻找共同的心灵归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其他文献
<正>民国36年(1947年)4月1日据统计,民国34年11月至是年2月底,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各期配发的粮食共60345吨,主要用于救济及工赈。至3月底,计发衣服539092件,军毯16350张,蚊
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
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汽车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汽车的振动与噪声特性已成为衡量一个汽车品牌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某型大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非常发达的朝代,本文对唐代咏蝉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研究唐代咏蝉诗的主题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首先,本文追溯
Web信息的急速增长给信息的提取和有效使用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对于众多的企业用户,如何从大量的网站页面中把需要的有用信息提取出来是它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是
社团组织在澳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介绍了澳门社团的分类及变迁,分析了澳门社团的发展环境,对澳门社团法律体系、社团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作了简要
<正>当前,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传统媒体受众向新媒体"移民",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同样需要扩容。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已经不是"最好这样做",而是"必须这样做"
<正>民国36年(1947年)9月上旬中共右江地委决定在万冈、凤山、果德发动武装起义,由桂西区人民解放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司令部的实际领导人为覃桂荣、区镇。起义部队先后攻下万
<正>民国37年(1948年)12月下旬为加强广西城市工作的领导和把粤桂边区、滇桂黔边区辖区以外的广西各地区建成一个相当于战略区的游击根据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决定撤销桂柳区
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英译本《红楼梦》,即The Story of the Stone,被普遍认为是归化的翻译风格。他以目标语读者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再现了原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