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提升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jinca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规模扩张后,高职教育必然要面对提升教育质量的发展趋势。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作为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素养有着推动实践的巨大力量,因此,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素养提升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言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序言。介绍研究的缘起,阐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了研究问题,对国家政策文件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出综述,简要说明了运用的研究方法,界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素养,职业与专业等相关概念。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本研究选择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现代化理论为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素养等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为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探讨提升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的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现状的个案分析。本研究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个案,介绍了个案调查的概况;对个案中“双师型”教师结构和教育素养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得出个案中“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现状为:基本持有乐观进取的职业态度,但部分缺乏积极性;有专业发展意向,但不够强烈且缺乏规划;承担大量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但缺乏参与生产实践和培训的机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对科研不够重视,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第四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状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个案调查,围绕影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的三方面因素分析。第一,个人因素,包括“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教学水平的局限,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等。第二,教学环境因素,包括教育教学任务担子重,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等。第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缺乏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对高职教育和教师的地位与价值的认识和看法等。第五部分,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的路径探讨。完善激励机制,包括构建适合“双师型”教师的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利用荣誉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包括加强稳定的校企合作,完善“双师型”教师培训。提高外聘教师素养、搞活人才引进渠道等路径,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第六部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基于实践,界定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育素养的路径。
其他文献
高校突发事件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突出隐患,而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舆情分析和预警的难度。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变革的需要,应该重视软性文化力的作用,研究校
文章分析了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发现农户信贷行为的认知偏差往往加重了金融机构的外部性约束,最终,这种行为偏差加大了其贷款难度,文章还对农户信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近35年来海南岛耕地动态变化,认为政策、经济因素是耕地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选择区域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等驱动因子建立了与耕
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实践显示,二代接班之后的企业绩效参差不齐。而理论成果普遍认为,与继任者相比,创始人CEO在位期间的绩效更优。现有研究不足以解释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实践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信息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知识的整合,进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过去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师关注
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暴发性害虫。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华南、江南地区压缩小麦面积,虫源减少,江苏省仅在东部沿海、沿江的局部地区发生。但近年来,由于南方越冬虫源数量增
滚筒的截割能力、装煤能力、块煤率是评价采煤机滚筒性能的主要标准,影响采煤机滚筒性能的参数:截割功率、滚筒直径、滚筒转速、滚筒的截齿数、叶片螺旋角、叶片头数。通过分
在EMA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组装检测乳制品中活双歧杆菌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建立了EMAReal-Time PCR检测乳制品中活双歧杆菌的标准曲线。组装出检测乳制品中活双
目的研究肛瘘切除术后创面愈合中紫黄生肌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肛瘘切除术患者,按照术后创面愈合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1例),另一组为研究组(41例)。对照组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