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新生代褶皱冲断带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天山新生代褶皱冲断带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远程效应下在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之间形成的一条狭长的陆内造山型再生前陆褶皱冲断带,它是在中生代周缘前陆盆地基础上叠加形成的陆内碰撞造山再生前陆盆地的楔顶带。南天山新生代褶皱冲断带横向上可分为库车(包括乌什凹陷)、柯坪和喀什褶皱冲断带三段,其主体为库车和柯坪褶皱冲断带。南天山新生代褶皱冲断带地下地震、钻测井资料丰富,地表地质露头出露良好,是研究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库车和柯坪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样式、时空演化过程以及油气成藏规律,探讨陆内造山作用的盆山耦合关系及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论文主要取得了三大创新性成果认识。  一是确定了南天山新生代褶皱冲断带“挤压-伸展”并存的脉动式演化过程。通过精细的地震剖面解释,依据生长地层、不整合面和卷入变形地层的时代分析,恢复了南天山新生代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演化过程,确立了4次冲断构造变形加速期,分别是25~23Ma,10Ma,5~2Ma,1~0Ma,变形过程为前展式冲断。同时在库车-塔北-塔西南等地区发现大范围的新生代正断层,根据生长系数计算表明,这些新生代正断层活动时间分别为60~30Ma,20~18Ma,13Ma,8Ma,4Ma,2Ma。正断层的大范围发育说明新生代伸展构造并不是局部的,而是伸展应力下形成的区域性伸展构造。这种正断层和逆断层交替形成的过程表明新生代南天山陆内造山作用的挤压应力不是一直持续的,而是脉动式的,在两次挤压期之间的间歇期形成弱的伸展构造。  二是明确了构造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并指出了下一步勘探有利区。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包括断层相关褶皱形成主要的构造圈闭,断层构成主要垂向运移通道调整油气藏,不整合面构成横向运移通道,构造通过控制沉积地层分布控制油气运聚成藏。指出库车古近系和新近系膏盐层交汇处和柯坪褶皱冲断带隐伏的背斜圈闭及寒武系盐下岩性圈闭为下一步勘探有利方向。  三是根据临界锥形楔理论,建立了南天山陆内造山带隆升与褶皱冲断带演化之间的几何模型,推导了造山带隆升量与褶皱冲断带扩展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依据库车褶皱冲断带精细的平衡剖面恢复,估算了南天山新生代造山作用的隆升量。
其他文献
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左”右干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对老金沟剖面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两个化石层位进行了古植物埋藏学研究。1号点位于山西组至下石盒子组底部化石包括:齿叶属(Tingia),栉羊齿属(Pecopteris),织羊齿属(Emplecto
丹霞地貌是地貌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广东丹霞山和江西龙虎山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区域,也是我国2010年“中国丹霞”申报并被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两个地点。目
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地区,陆续发现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驱龙、甲马、朱诺等),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前人对于其成矿地质背景和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制约因素一是党建工
晚白垩纪至古近纪是全球气候由“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转变时期,研究此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对于认识晚白垩纪以来构造尺度气候变化特征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华南地区
喀斯特森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对环境变异的生态响应和调控机制是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必需明确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喀斯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党的十五大,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思想早解放,早发展,大解
湖泊硅藻氧同位素已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定量古环境指标,但此项研究在我国尚处在探索性阶段。   本文对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代湖泊沉积和不同深度水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