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为了突破自身有限性的生活境遇以及填补外部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欠缺,一直把追求幸福视作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原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青年成才问题,肯定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高度担当,认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创造幸福中国的新生力量。但是伴随着社会进步及各种物化目标的实现,生活在现代化社会大变动中的新时代大学生困惑于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之中,部分大学生不仅对幸福的认知存在偏颇,而且对幸福的感知能力不强。因此,如何使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如何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幸福、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成为当今时代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等全国七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实证调查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继而找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主要途径。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幸福相关概念为切入点,通过追溯马克思幸福观、西方世界中的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为大学生幸福观的相关概念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第二部分主要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通过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状况是积极的,他们有基本正确的幸福认知、幸福评价、幸福预期及获取幸福的手段,但是大学生幸福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大学生注重个人幸福、注重物质幸福、在实现幸福上看重外界力量的支持。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部分大学生幸福观之所以存在偏颇,是社会环境、高校教育不足、家庭教育缺乏、自我认识不足等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主要从社会、高校、家庭和自身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大学生幸福观的主要途径,在社会层面通过网络媒体、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改善民生状况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在高校层面要通过加强重视、课程内容、教师教育担当起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责任,在家庭层面要通过家长自身和家教家风构建有利于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和谐氛围,在自身层面要通过认同、体悟、践行三个环节自觉加强正确幸福观的养成。结语部分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未来幸福观研究的基本方向,以及加强幸福观教育工作的展望。
其他文献
种种迹象表明,固话话务市场正在为移动电话逐渐侵蚀。 《人民邮电报》记者在北京、广州、太原三地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没有手机时人们平均每天打13.5个电话,有了手
期刊
Multi-fluid k-ε-kp two phase turbulenc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charged gas-liquid two phase coaxial jet, which is the transorting flow field in electrostati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与行政诉权之间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一个比行政诉权更下位的法学概念。在英美国家诉权是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另一种表述。行政诉权的客
乾隆时期清朝对汉族统治已经稳固,旗民杂处的格局也已形成,帝国疆域也已基本固定,众多少数民族已纳入清朝统治下,回疆地区在回疆习惯法的影响下,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受到
Fast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wavelet MRk)provides a effective tool for analyzing and canceling disturbing components in original signal. Because of i
期刊
机床的运动精度决定着机床的工作性能。因此,对于高精度加工,必须测量并根据需要补偿位置偏差。然而,对于现代化高速机床,动态轮廓偏差对它的影响越来越大。海德汉的全新高精度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中国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从城市到农村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学术界怎样看待这些变化?本文通过整理、分析2015年来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社交媒体的S
生育权利是公民自由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育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基于我国传统的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现状,我国将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将该政策上升为宪法法律层面,以此来协调人口与社会的均衡发展。随着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独生子女为基础的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和以后人口发展的趋势,其政策局限性以及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其中,生育不平等的问题尤其被人们所诟病。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