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电生物慢滤技术联合处理高寒牧区融雪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海拔高寒牧区常年气温较低,牧民饮水水源来自雪水融化形成的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牧民的生活饮水方式通常以附近水体直饮或经简单过滤沉淀后饮用为主,而高寒牧区地表层拥有一定厚度的土壤腐殖质层,其含有大量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有机物易随降雨等因素渗入附近水体,使水体呈现间歇式、偶发性污染物超标。此外,牧民在游牧居住区聚集了大量牲畜,牲畜往往携带着大量致病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会随粪便一同渗入附近水体中,引发水体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这对牧民安全饮水易构成潜在威胁。试验从高寒牧区融雪水水质调研着手,结合区域水质特征设计了电絮凝预处理装置及电生物慢滤核心处理装置,通过实验室模拟高寒牧区配水探究该技术用于处理高寒牧区融雪水的可行性,并基于实验参数优化结果,于现场进行实际应用与验证。获得以下研究结论:(1)为探究电絮凝预处理高寒牧区融雪水的最佳工况,研究了极板材料(铝和铁)、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反应时间对模拟配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电流密度为12.35 A·m-2、极板间距为10 mm、反应时间为30 min工况下,铝极板和铁极板水中CODMn、UV254、NH4+-N去除率达到最佳,分别为56.91%、48.40%、62.82和44.63%、47.88%、51.06%。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可知,原水中主要荧光有机物为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类腐殖质。在电絮凝、电气浮及电催化氧化的作用下,荧光峰区域的荧光强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结合区域积分标准体积发现,铝极板中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类物质分别去除了46.06%和49.13%,铁极板分别去除了15.09%、24.70%。这表明相对铁极板,铝极板对模拟配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显著。(2)为探究电生物慢滤装置对高寒牧区融雪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比分析了相同滤速下有无电压下生物慢滤挂膜情况,探究了电压对生物慢滤装置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在水温5~15℃,滤速0.2 m·h-1工况下,相比传统生物慢滤,电生物慢滤(5 V)装置生物挂膜时间缩短了7 d,这主要是弱电压促进微生物快速生长的结果,而在最佳电压下(10 V),电生物慢滤装置对水中CODMn、NH4+-N、UV254平均去除率同比生物慢滤提高了36.38%、39.63%、38.20%,表明适当的电压有助于微生物高效降解水中污染物。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在外加电压下,各滤料层对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发生一定变化,其中电生物慢滤装置在活性炭层通过电氧化主导作用将难降解有机物转换为可生化性较好的色氨酸类物质,经陶粒层和石英砂层微生物高效降解后实现溶解性有机物的有效降解,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去除效果;生物慢滤装置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依靠活性炭层的生物降解作用,而陶粒层与石英砂层主要发挥着物理拦截作用。(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试验装置中各滤层表面生物膜菌落结构。研究发现,外接电压对滤料表面生物膜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在电压的影响作用下,电生物慢滤装置中陶粒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优于活性炭层,而在生物慢滤装置中活性炭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优于陶粒层,这进一步表明适当电压可使各滤料层对水中污染物去除的主导作用发生变化。在属水平上,细菌优势菌属主要是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SRB2_norank、硫针菌属(Sulfuritalea);真菌优势菌属主要是真核生物(Eukaryota_norank)、镰刀菌属(Fusarium)、Scheffersomyces、无菌霉属(Acaulopage)。由冗余分析可知,水质理化指标DO、NH4+-N、p H之间成正相关,与UV254呈现负相关。其中,UV254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p H、DO、NH4+-N对真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4)现场试验表明,电絮凝联合电生物慢滤装置对高寒牧区融雪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装置对水中浊度、CODMn、NH4+-N、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96%、64.89%、83.72%、52.86%。出水经紫外消毒后的水质及细菌学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同时出水也未检出“两虫”,其中装置对总大肠杆菌去除率可达99.99%,而细菌总数的去除率仅为15.15%。实验将电化学技术与生物慢滤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相比传统生物慢滤技术,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提高,这主要是微生物降解与电化学氧化协同作用的结果。但实验仍有不足之处,后续可对滤层结构、滤速、电极材料及低压区与高压区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以期为饮用水处理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纳米银的大规模应用,其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污水处理厂进水的纳米银含量逐年增多,纳米银的抑菌性可能会对污水生物处理的功能微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污水处理厂的高效运行。为探究纳米银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除磷效能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构建EBPR系统,选取不同浓度的纳米银(0 mg/L、0.5 mg/L、1 mg/L、2 mg/L、3 mg
学位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北部,流域面积超过75万平方公里,横跨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黄河流域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上游地区仍然存在着土地荒漠(沙)化的问题。黄河流域土地荒漠(沙)化面积约为流域总面积的25%,中度和重度荒漠(沙)化土地面积占据了17.5%,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域内地区的发展。黄河流域
学位
传统脱氮技术需要外加碳源来提高脱氮效果,提高成本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剩余污泥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技术是一种能耗低、脱氮能力强的新型脱氮技术,具有产泥量较低,无需外加碳源的优点,且厌氧氨氧化菌(An AOB)是自养菌,但An AOB菌却易受环境因素的干扰。鉴于金属离子能增加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提高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因此
学位
随着工业革命不断掀起浪潮,大批金属矿被开采和冶炼,金属加工业、机械制造业、钢铁生产业等行业也在快速发展,铜污染最首要的途径就是直接或间接排放重金属废水,将污染水质及其周边土壤,在动植物体内富集,人类通过食物链食用后对器官组织造成多种损伤。目前,研究者们普遍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氧化还原法和吸附法等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铜。采用吸附法不仅操作简便、能耗小,而且设计灵活、处理效果好、成本较
学位
CO2气体浓度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同时,CO2的持续上升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研究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农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8%,农田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对农业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测量及其对环境变量的响应对于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理行为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气象数据、和
学位
航空货运在货物运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内及国际间的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航空货运量进行的科学预测是航空公司制定基础设施规划和总体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货运量数据呈现的高波动性、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特征,导致预测的准确性难以保障,这使得建立科学而又稳健的预测方法成为了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因此,为有效降低航空货运量预测中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在分析现
学位
微塑料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环境来源及生态环境风险已被广泛研究。轮胎磨损微塑料是环境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另一种以相似途径进入环境的鞋底磨损微塑料却被忽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塑料材质鞋底因具有轻便性被广泛生产,而其在日常穿着中不断磨损释放的微塑料排放于环境后可富集毒性污染物,进一步被水生生物摄食后可能造成潜在生理毒性。本文研究EVA鞋底微塑料的实验室老化及对菲的吸
学位
消毒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消毒剂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有效手段。然而,消毒剂的大量使用,使其不可避免地与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发生作用,形成种类繁多的消毒副产物(DBPs)。水体DBPs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多种毒性较大且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DBPs已被多国环保机构列为监管对象。因此,不断发展快速有效的DBPs分析方法,对于水体中
学位
剩余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其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同时,亦具有较大的经济和资源潜力。围绕剩余污泥的双重特性,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资源化处理处置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行业难题。传统的污泥处理工艺存在运行成本高、处理处置不彻底以及二次污染等风险。近期研究表明,垂直流蚯蚓湿地(以下简称蚯蚓湿地)是一种生态安全、经济高效的剩余污泥处理技术,符合我国碳中和的理念。然而在该系统中,植物与蚯蚓之间的密度
学位
集雨窖水在西北偏远的很多地区被当作饮用水源或备用水源,但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浊度、有机物、氨氮和部分总磷超标的现象,对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为了保障西北边远地区居民饮用水水质、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更加方便、经济、高效的集雨窖水处理方法。生物慢滤主要是利用滤料截留水中的有机物及杂质使其表面形成生物黏膜,再通过生物黏膜的吸附、截留、消化等作用来净化水质,并且具有构造简单、运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