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铝根瘤菌资源的发掘及其特性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hong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毒是限制华南地区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形成,影响豆科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限制豆科植物的生长。因此,豆科植物只有接种适宜的根瘤菌才能在酸铝胁迫下取得良好的共生固氮效果,同时,野生大豆的基因型丰富,根瘤菌的种类也与之相若,必然会存在耐铝根瘤菌。  本实验通过对野生大豆根瘤菌进行耐酸铝筛选,得到耐性菌株,并对其在酸铝条件下的生长变化,形态结构变化,抵御H+能力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找到根瘤菌耐铝的特性,并初步探讨其耐铝机理,同时定确定其在系统进化中的位置。研究结果如下:  1)对32份野生大豆根瘤菌和5份栽培大豆根瘤菌进行了酸铝筛选,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铝是根瘤菌生长的主要抑制因子,同时野生大豆根瘤菌对酸铝毒害具有良好的抗性,但其稳定性较差,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稳定耐酸铝特性的菌株。  2)对耐性菌株培养基的pH进行测定,发现耐铝性越强的菌株,其培养基的pH值升高越多,说明菌株的产碱能力与其耐酸铝能力有一定关系。在200μmol/L的铝胁迫下,耐性菌株W20的相对生长量与pH分别为90.5%和6.93,高于其他菌株。  3)构建菌株W20在Al3+浓度分别为0,100,150,200μmol/L的生长曲线并测定其pH。结果表明,高浓度铝对根瘤菌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对数生长时期,延迟对数生长期的出现以及稳定期的到达。同时,铝对根瘤菌代谢活动的影响要先于对其繁殖活动的影响。  4)用pH为3.0,4.0,4.5,5.0,6.0,7.0的培养基对菌株W20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其致死pH为4.0,最适pH为6.0。在pH为4.5和5.0的培养基中,菌株代谢最活跃。  5)质子通量以及菌体形态比较的结果表明,耐性菌株W20体内存在两种缓解铝毒的方式,即通过降低胞内酸度,防止铝向有害形态转变;通过缩小体积、增加比表面积进而加快自身代谢来缓解铝毒。  6)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出该菌株属于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的Bradyrhizobium.liaoningense种。  7)通过接种根瘤菌,可以提高植株对铝毒的抵抗能力,可以促进N、P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减少Al3+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可以增强栽培豆的抗性品种与敏感品种的耐铝性,敏感品种在高浓度铝胁迫时,效果更明显。在野生豆中,也有类似情况。Al3+也可以减少植株的总根长、根体积与根表面积。接种根瘤菌后,这些危害也得到缓解。并且W20与不同基因型的栽培豆和野生豆品种的结瘤数也远高于其他菌株,表明W20的寄主范围更为广泛。
其他文献
The practices with low clippings production to save time, money, or landfill space, were favored by turf managers. Understanding the responses of Kentucky blueg
针对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党员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否有效地开展分党校学员的实践教育,在提高党校学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校学员的党性认识,确保党员质量等方面有重
Obtaining marker-free plants with high efficiency will benefit the environmental release of transgenic crops.To achieve this point,a binary vector with three T-
为了探明氮肥和灌溉对华南早晚兼用型超级常规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本论文以超级稻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华南早晚兼用型超级常规稻品种胜泰1号、玉香油占、
在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中,以大面积生产使用的有限结荚型大豆品种贡选1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套作大豆碳氮代谢、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确立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了套作大豆的碳氮代谢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株龄的增加,套作大豆营养器官氮素含量和积累量、酰脲含量和积累量均呈单峰变化的趋势。其中氮素含量的峰值在R3期、氮素积累量的峰值在R4期、酰脲含量和积累量的峰值在R5期。随着施氮量的
A systematic cytological comparison of the anther development of 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PSGMS) rice with its normal fertility counterpart was
教育模式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过程中,如何去把握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己成为教育界同仁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前人积累的丰富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教育者除教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