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合一”在戏剧表演创作中的实践与运用 ——以话剧《2021赵氏孤儿大报仇》公孙杵臼一角为例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uang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发而出的“身心合一”身体观,一直影响着中国的艺术理念,同时与西方戏剧表演中“体验与体现”的理论观点不谋而合。人,是通过身体的物质基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并且作用于自己内心的感知与反应。在演员创造角色时,“角色体验”是“角色体现”的重要基础,“角色体现”是“角色体验”的外部表达,二者互为表里,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以毕业作品《2021赵氏孤儿大报仇》中公孙杵臼这一角色的塑造过程为例,论述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如若做到“体验深,体现真”应遵循体验与体现的辩证统一关系——“身心合一”,探寻与剖析“身心合一”在舞台实践中的作用与具体的运用方法,激发演员的创作欲望,创造出鲜明、准确的舞台人物形象。
其他文献
智慧城市治理是网络化拓展、数字技术赋能语境下城市治理转型升级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新生态城智慧治理实践表明,从城市网络完善、居民幸福感提升等方面,智慧治理不断迭代着其治理效能。现实地看,在权力、技术与制度的三维,第一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间治理权的“让渡”与“承接”、智能化平台赋权城市的网络磋商式治理、智慧驱动的治理制度变迁,是中新生态城治理耦合效应形成的结构性力量。理论上,治理权能“归位”、数字技术
期刊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青岛名城特色价值、历史文化认同感高度集中的区域,既是青岛老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又是青岛落实国家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示范片区。基于青岛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回顾街区保护、利用和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发展时期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处理方法;通过当前保护与更新实施案例分析,评估总结青岛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在价值挖掘、文脉传承、实施模式、产业植入、场景营造、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
期刊
竹笛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从远古追溯至今,笛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笛坛奠基人为推动竹笛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许多专业作曲家的积极参与使得近代竹笛作品的创作不断推陈出新,往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笛子独奏曲《深秋叙》便是典范之一,该作品的诞生为我国竹笛音乐作品无论是在定
学位
目的:探讨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和不同类型颈椎病的中医体质区别,为基层颈椎病的“治未病”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调查分析2021年1月1日-6月30日就诊于北京市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和中医科门诊的135例颈椎病患者(观察组)和非颈椎病人群128例(对照组),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中医体质类型、颈椎病分型等相关信息。结果:中老
期刊
食源性疾病是由食用携带致病元素的食物引起的,对人体危害极大,成为目前我国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控制食源性疾病的过程中,从源头着手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在推动餐饮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期刊
舒曼作为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19世纪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在创作上具有独特性,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风格,《蝴蝶》就是其早期代表作品之一,也是舒曼最早的钢琴套曲。尤其是这部作品的特别意义在于,舒曼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其读过的一本小说,其中12首小曲都有独立的结构,每一段都表达出了独立完整的乐思,构造出了丰富的音乐人物形象,有着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三章,将以《蝴蝶》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中蕴
学位
肖邦《升F大调即兴曲OP.36》创作于1839年,虽是肖邦众多钢琴作品中较小型的一首乐曲,但它在音乐的思想表达内容上却是非常深刻的。不仅如此,这首作品在音乐体裁上也是具有独创性的,它不同于肖邦的另外三首即兴曲,《升F大调即兴曲OP.36》既具有叙事性的故事情节,又具有夜曲的沉思性和冥想性,甚至还拥有恢弘的军队进行曲风格的片段,这些都是其他即兴曲所不具备的,这也能够反映出《升F大调即兴曲OP.36》
学位
报纸
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氧化锌-载银壳聚糖(CS-Ag-ZnO)为原料,将PVB和CS-Ag-ZnO复合整理液进行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PVB/CS-Ag-ZnO混合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抗菌纳米纤维膜,并对其过滤性能、气流阻力和抗菌性能行测试,筛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抗菌纳米纤维膜;在此基础上制备抗菌口罩样品,并根据相关标准对口罩样品的过滤性能、气流阻力、抗菌性能和重复使用的可行性进行测试。
期刊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对“三大文化”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深刻认识文化自信的意义,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但也存在对本国文化的认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及知行脱节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化、高校文化培育体系欠完善及大学生自身缺乏文化实践的主动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