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uoqiang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运行是目前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会对大电网的运行产生严重影响。采用微电网的方式接入大电网,两者并联运行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分布式发电接入的弊端,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光伏发电作为—种精洁能源是分布式发电的理想电源。本文对光伏电系统和微电网结构及工作原理分别进行了介绍,对PQ控制、Vlf控制、下垂控制及倒下垂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并网运行及孤岛运行,这几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控制,但是都不能解决微电网离网与并网间过渡过程的平稳切换问题。光伏逆变是光伏系统的核心,在文中对光伏逆变单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了完善的光伏逆变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发现符合本文设计的要求。针对实现光伏逆变微网系统并网与离网间的无缝切换问题,当运行在并网状态时,逆变器采用PQ控制,在切换时刻,智能开关及时打开,逆变器采用V/f控制;离网到重新并网的过程是研究的重点,如果将微电直接接入大电网会因为电压、频率和相位不同步以及过电流等问题,影响电能质量,甚至会损坏用电设备。针对这类问题,本文做了重点分析,微电网与大电网的相位总有过零点或者是相位差很小的时刻,这个时刻的电压相位偏移和频率偏移允许范围内,如果此时将微网接入大电网则对电能质量影响很小,甚至无影响。文中采用锁相环技术来减小两之间的相位差,通过检测电路来检测相位过零点时刻,一旦感应到符合并网要求的时刻,及时关闭并网开关,逆变器由V/f控制切换到PQ控制。通过系统仿真证明:在该控制策略下,电压、频率偏移均在允许范围内,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可以实现过渡过程的平稳切换。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配电网的规模也逐步得到了发展,人们对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时间的迫切要求,使得建设一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成为当前城市电网建设
一直以来,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传统化石能源的弊端,诸如资源有限、造成环境污染等缺陷。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
本文分析了用集成门极晶闸管IGCT作为斩波器的斩波内馈串级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特性,对系统中主回路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并用软件实现串级调速系统的参数计算;控制系统采用电流内馈,转速外馈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对所开发的系统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由于晶闸管逆变器存在逆变颠覆等固有缺点,提出了用IGBT功率晶体管构成的有源逆变器来加以克服,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应用现场实
高效率既是通信电源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符合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要求。本文分析了现有通信电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效率提高的一般方法的优缺点,并从电路和新材料两个方面出发,结合现有的PFC电路的特点与氮化镓(Ga N)开关的优势,设计研究了氮化镓图腾柱PFC电路,并对此电路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改进方案,进行了实验和验证。本文具体分析了氮化镓开关可在图腾柱PFC电路上发挥新作用的原因,通过
随着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加以及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普遍使用,造成具有冲击性的负荷越来越多,这对电网的电压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善系统中的电压质量、降低整个电力网络的
在当今海洋开发中,海洋环境日益恶劣,要面对的波浪的非线性效应更加显著。Ringing现象是海上结构物在恶劣海况下产生的一种瞬态的高频共振响应,其频率远高于波浪的主导波频率,其
石墨烯(Graphene),又称二维石墨,是继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之后发现的又一种新型低维碳材料,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近年来迅速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前
学位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风力发电快速发展已有将近20年的历史,其中基于变速恒频技术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已经是风力发电中的一大重点课题。
2019年,美国工会由于一系列公共事件而吸引了国人的眼球.先是纪录片《美国工厂》热映,片中摄入了工会因为寻求在福耀美国玻璃厂建立组织而与资方激烈对峙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20世纪以来,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现有文献较多关注“经济奇迹国”或“经济大国”的发展模式问题,但较少关注以政治稳定为核心的小国发展模式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