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烟气凝结条件下排烟损失测试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3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低碳趋势推动和国内《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体要求下,强化节能和能源结构低碳化成为我国新的能源战略。“煤改气工程”是解决城市SO2、NOx和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燃气锅炉是可利用气化潜热、节能效果明显的冷凝式锅炉;燃气烟气凝结条件下,烟气量、排烟温度都无法准确测量,因此目前无法应用反平衡法进行热工测试;而用正平衡法测试时,受天然气气质不稳定、流量计量偏差等因素影响,无法确定现场测试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含液滴烟气的温湿度测量方法,通过逆向取样气液分离、原位烟气在线伴热,温、湿度测量分析,可以获得烟气中水蒸气的凝结份额和热量分配规律,最终确定排烟损失。课题设计搭建了30KW冷凝换热热平衡试验台,设计开发了气液两相烟气抽气测温装置;研究各种测量参数对测试数据影响。在700KW试验装置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确认了装置的可用性;在6t/h工业装置考核了工业适用性。最终对测试方法给出了不确定度分析。课题探究了测量装置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得出实验条件下测量装置的最佳抽气流速和最佳伴热温度,采用本课题方法测得的烟温比直接接触式测量方式测得的烟温高3℃~5℃,能够滤除冷凝液滴的影响,得出冷凝条件下的排烟热损失。依据ASME PTC《锅炉性能试验规程》中不确定度评定的标准方法,确定了测试的不确定度:在被测量以t分布估计、对应包含概率95%下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173(k95=2.40);在700KW实验装置上测量烟气温湿度的分布;在6t/h工业装置上测得排烟热损失为1.38%。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填补我国冷凝式锅炉热工测试方法的空白,为冷凝式锅炉节能效果的测试和评价、锅炉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我国的褐煤储量丰富,但褐煤水分含量高,干燥是实现褐煤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过程。COMBDRY低温烟气干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等特点。本文针对我国蒙东霍林
Rayleigh-Bénard对流(RBC)是最典型的热对流模型之一。在自然和大量的工程应用中RBC是一个重要的传热和传质机制,近年来RB对流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同时,自从Toms发
冰淇淋作为一种嗜好性冷冻甜食,消费者对其接受性不以营养价值为主要指标,更关注的是其质构、口感和食用所带来的愉悦的心理享受。本论文以冰淇淋理化性质和感官指标为依据,对高
对于石灰石在空气燃烧CFB内进行的脱硫过程,由煅烧和硫化两个反应构成。已有研究大多将石灰石的煅烧和硫化作为两个独立的过程分开讨论,这与CFB内实际进行的反应有着较大的出入,而实际情况下石灰石的煅烧反应和硫化反应同时进行。本文利用自制恒温热重实验台,模拟循化流化床燃烧气氛,研究了石灰石同时煅烧硫化反应过程中孔结构动态演变规律,提出了描述孔结构双峰分布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随机孔模型探讨了同时煅
学位
级环境下的流动是近年来叶轮机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某离心压缩机中间级单通道为计算模型,对流道内部的复杂湍流流动特征及其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压缩机各个部件内部流动特点及规律。首先利用典型后台阶实验数据进行湍流模型的对比和确定,通过大量数据计算比对速度剖面、压力系数、摩擦系数等参数,再考虑网格数、计算时间、CPU容量等硬件因素,选择标准k-?湍流模型进行本文的数值计算。所
目的:探讨PBL结合3D打印技术学模式在骨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8年制研究生74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37名)和对照组(37名)参加骨科课程,试验组使用髋臼
蓄冷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移峰填谷”,减少电力扩容及随之产生的能耗与污染,是储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传统蓄冷工质的导热系数不高,在蓄冷中存在过冷现象,这要
本论文针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通过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发电系统的研究,充分挖掘燃煤机组“外部”节能的潜力,以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也为太阳
在借鉴现有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矩阵思想,构建了适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的矩阵方程。与现有分析方法相比,该矩阵方程中不但矩阵拓扑结构、元素数值分别与实际机组热力系统结构、热力参数具有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可方便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热力系统的结构特性和热力特性,从而使得针对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分析计算方法更为严谨与科学。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实例,结合软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能源和动力、医疗卫生、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对环境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制冷装置提出了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微型制冷系统适用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