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岁超常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conf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力超常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否有别于普通儿童?在不同教育设置中,超常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有哪些?本研究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考察。   研究以10-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自评的亲社会倾向、他评的亲社会行为和假设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首先,考察各个年龄阶段亲社会行为的特点,以及各年龄阶段亲社会行为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其次,考察超常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特点,以及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差异;最后,考察不同教育设置中,超常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差异,并着重探讨社会价值取向和同伴关系对不同教育设置中超常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14岁儿童的利他和依从亲社会倾向低于10-13岁儿童,而在他评亲社会行为、假设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类别亲社会倾向方面都没有年龄差异。10岁儿童的智力与利他、情绪亲社会倾向之间呈正相关,12岁儿童的智力与同伴评价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呈正相关。   2)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12岁超常儿童同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高于11岁和13岁超常儿童的水平。另外,他评亲社会行为结果发现女生显著高于男生,而自评和假设情境中亲社会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3)通过对不同教育设置中超常儿童亲社会行为比较,发现同质群体中超常儿童在最后通牒游戏中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于异质群体中超常儿童。   4)不同教育设置中,超常儿童的社会价值取向有所不同,同质群体中超常儿童的社会价值取向更偏向于集体主义类型,而异质群体中超常儿童的社会价值取向更偏向于平均主义类型。但是社会价值取向对不同教育设置中超常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影响作用。   5)同伴关系对不同教育设置中超常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其中,同质群体中的超常儿童亲社会行为受到同伴接纳、同伴拒斥、社会偏好和社会影响的程度更低;而异质群体中超常儿童受到同伴接纳、同伴拒斥、社会偏好和社会影响的程度更高。
其他文献
伴随着2015年“亚洲消费电子展(CES)”,一个新的汽车技术名词——自动驾驶技术一下子也热了起来,众多厂商开始以自动驾驶技术为由头,来展示自己在未来汽车技术上的领先.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集团公司在大庆油田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
现代设计始于工业革命,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并经历了不同时期无数设计师和设计风格的洗练。这些历史风格以及不同地域文化的特征成为了设计师需要积累的宝贵设计元素。风格
故障现象:一辆1994年生产的江铃客货车,装用4JB1型发动机,行驶里程20万km。该车冬季冷车不易起动,起动后冒黑烟,不能加速,只有等热车后才能正常行驶。故障检修:修理人员根据
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企业全面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省公司系统“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一强三优”发展目标的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把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教育作为提高党员能力、保持党员先进性、建设学习型机关的一项重要举措常抓不懈。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讲、走出去实践”等方法,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家长在学校教育中作用的关注,来自底层社会的家长背负了越来越重的包袱。他们被认为是“无能”或“不作为”的,被谴责为造成其子女学业处境不利的主导
瑜伽,作为一古老而又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一种健美身体的手段,在当今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瑜伽的美学价值也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了体现。本研究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