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机器人的多传感器感知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日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工业上正在进入机器人制造的时代。机器人的高效性、动作的高精度性和高响应速度把人从繁重、乏味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还可以代替人从事一些不适合人类活动的工作(如核电站操作维护、航天空间站、深水作业等)。另外,在康复医疗领域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医护人员和康复患者的助手。可穿戴助力机器人是外骨骼仿生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的完美结合。其在军事应用、助老助残、康复训练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外在可穿戴外骨骼助力机器人领域已取得了巨大成果,其产品已装备部队用于提高单兵的作战能力。本文工作在是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机器人传感器实验室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的。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一种可穿戴助力机器人感知系统。介绍了可穿戴助力力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以及末端传感器系统在外骨骼上面的安装形式,设计了专门的一维力传感器用来检测电动推杆的助力大小以及完成多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和电源电路设计。(2)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整个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数据采集与控制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传感器数据,数据采集软件不仅可以显示数据的时时曲线,还可实现数据的存储、回放等功能。在信号抗干扰方面,深入分析了各种传感器信号特点,针对不同的传感器信号设计了不同的数字滤波方式。(3)进行了可穿戴助力机器人传感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足底压力传感器排列方式的合理性,足底压力信号可做为判定人体步态周期的依据。通过分析膝关节一维力传感器数据,验证了可穿戴助力机器人的助力效果。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于利用足底压力信息来划分步态周期,利用自然行走时脚底压力的变化信息做为可穿戴助力机器人的控制依据,结合角度传感器、加速度计和一维力传感器做位置、速度和助力的反馈信号,为可穿戴助力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供感知信息基础。
其他文献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技术,虽然具有无污染,随时随地可利用的优点,但是其无法脱离太阳光工作的特性,使得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集热蓄热能力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难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太阳能发电系统下的集热系统和蓄热系统,以及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参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MW塔式太阳能光热系统,其中集热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但是传统的集热系统都是以计算机的控制逻辑指导相应的器件跟踪太阳,这种方
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之一。我国铜资源非常短缺,研究高效、清洁、节能的废杂铜再生是解决我国铜资源短缺的重要出路。现有废杂铜冶炼过程能源消耗高、劳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出租车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为了方便对出租车进行调度与管理,需要开发一套出租车监控调度系统以实现对出租车的
作为具有介质输送和流量调节功能的流体机械,计量泵已然成为现代化流程工业的核心设备,其中隔膜计量泵结构设计合理无泄漏,并且耐压、耐磨、耐腐蚀,深受客户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
测井解释中识别测井剖面上地层的岩性,尤其是储层的岩性,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油气层识别中不可或缺。常规测井测量了地层的放射性、电阻率、密度、
随着近几年"智能家居"的热潮以及"绿色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可实时监控家居住宅内用电器的电量、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智能插座已经越来重要。然而,目前国内的一些智能插座只是运用已有的电量测量模块插在居室内已有的插线板上并利用短距离无线传输进行点对点通信,没有形成作为家居住宅中将节点系统化、智能化的一种系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智能家居未来的潮流趋势。同时还存在着智能插座智能化程度低、功耗大、体积大、精度低等
由于受到各种物理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图像在采集、量化、编码传输和恢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干扰。为了改善图像的质量,我们需要对含噪图像中的噪声进行抑制并尽量
随着日常信息量的增长,新闻节目的增多,新闻视频分析、组织、检索等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故事单元结构作为新闻视频分析等工作的基础,研究其分割实现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新
400Hz中频供电系统广泛用于航海、通讯、医疗、航空、军事等诸多领域,其应用场合的特殊性、负载的复杂性使得电能质量问题严重。电机等感性负载的大量使用严重影响了400Hz电源的有功输出能力。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论文提出了400Hz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方法以及静态无功补偿方案。根据理论方案研制实现了集电能质量监测、无功补偿功能于一身的综合装置,其中电能质量监测功能主要监测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
本文以某电厂600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改造项目为研究背景。为了满足华北网AGC考核指标,该厂将原来的机炉综合协调控制系统改为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以此来提高机组的调节速率、调节精度和响应时间。但同时也使得机组的主汽压波动过大,给机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通过对该电厂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针对机组的耦合特性以及现场实际,提出以前馈补偿法进行解耦分析,并进行解耦仿真实验,得到良好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