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入互联网络以来,网络逐渐实现了社会化,并作为“第四媒体”发挥着强大的舆情表达和传递功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异过程中,因事件衍生的新闻报道、网民态度和观点等网络舆情在网络中形成扩散态势和井喷效应。而因日益分化的网民、多样媒体等积极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具有了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变动不居的特点,这给公众认知以及政府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带来了极大困难。围绕突发事件发生后网上会呈现什么样舆情,舆情在哪些因素作用下产生,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和规律等问题,本文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以网络舆情演变为核心议题,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为孕育、扩散、变换和衰减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舆情议题展开研究。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孕育问题上,从网络、网民、媒介等间接角度及事件信息缺失、裁决失当等直接角度归纳了舆情孕育动因。将舆情孕育作用要素分为网民、媒体、政府和当事人,并构建了简化的行为动机和方式模型。考察了记者、公民记者等舆情孕育“第一行为者”和新闻留言板、论坛等舆情诱致平台。提出舆情孕育可表现为文字、图片、表情、点击记录等形态,并指出舆情孕育具有随机性、反管制性等特点。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扩散方面,从网民利益表达、媒介议程设置、政府合法性、当事人维权等维度及信息不对称、注意力抢夺等角度阐释了舆情扩散的外显和内隐动力。指出舆情扩散载体多元多样,并基于典型案例分析了舆情扩散路径。提炼出舆情扩散的交互、共振、逆反和极化规律及聚焦、散焦、弥漫、叠加、膨胀、施压等效应。然后从政府管控性和引导性策略及当事人积极性和消极性策略等角度构建了舆情扩散阻滞因素模型。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变换方面,认为事件本身、政府行为、网民兴趣、媒体报道等变化会促动舆情变换。从形态、类型、指向和关系等四个维度分析了舆情变换问题。并从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舆情变换的分析变量和监测量表。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衰减方面,指出舆情衰减不仅包括舆情消失,还包括舆情被替代、影响力弱化等,并从三个层面、九个维度构建了舆情衰减的认知框架。为监测舆情衰减,从量、度、效和传等层面构建了舆情衰减的监测机制。将舆情衰减的发生条件分解成舆情源减少、通道窄化、标的物消失等。并从正反两方面对舆情衰减的意义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各阶段进行细致阐释基础上,围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作用者类型、作用者行为动机及作用者行为策略等问题,依据要素提取和关系模拟的分析方式,构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作用者的动机模型和行为策略模型,以从整体角度理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何以演变和因何演变。然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象纷繁复杂,变动不居。本文提供了认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一般性、抽象化“进程图谱”。而如果着眼于特定突发事件、或舆情演变的技术监测,或将“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这两个关键词重新匹配,则可发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拣选作业是指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从存储场所选出物品,并放置在指定地点的作业,它是物流中心作业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作为存储、包装、配装送货、订单处理和客户需求的汇
20世纪50年代,我国侦查机关就开始采用耳目监听等秘密方式收集违法犯罪证据。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监听侦查行为相继得到合法化。在这
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合作伙伴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在资源、业务流程和组织等方面有机整合、协同、发展的一种关系,目标是通过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共同努力创造出大于各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增收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大且现实的问题,中部六省"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理论和实证数据表明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会对农民增收产生刺激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网络通信手段,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对随时随地收发邮件的需求日益加剧,在
对于印度英语文学的起点,学界普遍采用血统定位法,即从当地出生的第一位作者算起。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当时的政治现实所造成的局限,这种方法未能说明这种文学的本质特征,既未能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技术,被列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作为
报纸
明末清初,科举制弊端重重,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下层士子为时代风气所裹挟,受利禄的诱导与驱使,其风气日趋鄙俗化:他们痴迷科举,揣摩"程墨"或"房稿",拟题,炫
"中国人探讨国民性往往是为了救国家,美国人探讨国民性往往是为了救个人。"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孙隆基更倾向于后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