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德论探赜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典籍,其内蕴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历来备受学者们的重视,自其成书两千多年以来,经历代学者的研究注疏而形成的相关论著可谓是浩如烟海,也形成了一个驳杂宏大的《易》学体系。因为《易经》文辞之间多言吉凶之事,所以素来多有把它看作是一本占筮之书的现象,甚至子贡都一度认为孔子学《易》以至韦编三绝是在研习卜筮之术,“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的感慨便是孔子因之而发。孔子学《易》尚且被误认为在学习占筮之术,足见在孔子之时,《易经》之深蕴已难以为一般人所知,但孔子也指明了其学《易》乃是“与史巫同途而殊归”,旨在“求其德而已”,这便道出了通贯《易》学的主旨在于“德”。与孔子关系十分密切的《易传》的出现,正是为系统的将《易经》“修德防患”的宗旨给呈现出来。自马王堆帛书《要》篇出土以来,以“德”论《易》成为了一种重要方式,也指明了《周易》的产生本就为个人修身最终能成就“与天地合德”的境界而作。从“德论”的角度去解读《周易》才能回归《周易》本旨,循此本旨方能通贯其整个思想体系,阐明其中的“崇德”主张。《周易》德论之“德”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一直有着崇高的地位,历代思想家罕不言“德”。从“德”之观念的产生和衍变过程来看,“德”指的是形而上的“天”或“道”化现万物时下贯于万物的内在依据和理则。“德”是一物之为一物的根本依据,也是沟通天人,成就万物一体的关键所在。从成书过程来看,是先有经而后有传,经传相结合才构成了完整的《周易》。而无论是经还是传,其创立实际上皆是本于作者的“德性智慧”,《易传》中将作《易》者称为圣人,圣人与天地相合德,其所作《易》正是基于这种与天地相合德的洞见。所以《周易》从创立缘起就是依“德”而作,亦以“德”为旨归,象数和文辞都只是圣人用来表“德”的途径。圣人因能光明自身之德性,所以能够洞见天地万物的本然一体,基于这种“天人合一”的洞见,其所作《易》能够通过卦爻象和文辞来准拟天地的变化。通过对天地变化之道的感知,加以吉凶之辞劝诫世人向善成德,圣人便是以此来成就其“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君子之道,学《易》便是要通过其中的卦爻象、文辞来省修君子之道。学《易》立志于成就君子、圣人人格者,就是要通过观文辞、卦爻象去感通圣人之意,从“立体成德”和“摄用崇德”两方面不断修证己身之德,返本归真最终能够与天地相合德;同时在成就德行的过程中,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化周遭的人、事、物,最终能够成己成物以实现参赞天地化育之德业。开显《周易》的德性智慧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其彰显了《周易》本为德性智慧修养之书的原貌,学《易》的根本目的不在其他,而在于修身成德;同时,开展德论研究,也可以此贞定儒道哲学之本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
其他文献
<正>继《唐人街探案》和《误杀》系列之后,陈思诚开启了他的新“宇宙”——“外太空”系列,首部作品是《外太空的莫扎特》。显见的,陈思诚及其资方正在践行好莱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大片的品牌化、系列化、特许专营化策略。这种品牌电影的系列化制度实践,“通过鼓励捆绑销售、特许专营和‘品牌协作推广’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市场”。1
期刊
<正>“互联网+”教育的高速发展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技化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引下,绘本“PIP”阅读教学模式旨在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以及教育技术手段,关注从课前的“Preview—前置学习”,到课中的“Interaction—课堂教学”,再到课后的“Practice—知识实践”的学习过程,强调绘本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切实
期刊
<正>课堂活动设计是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其中,构建的学习支架就好比是它的脚手架,不仅为课堂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更进一步保障了教学取得良好的成绩。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下面浅谈几点关于构建低年级绘本阅读学习支架的教学策略。一、打破藩篱,穿针引线近年来,低年级语文课堂掀起了绘本阅读的热潮。一时间,“绘本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如何才能让教学取得实效”成为热门话题。其间,有的教师在“读经典”与
期刊
<正>要说现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大卫·霍克尼是当之无愧的一位。他不仅是杰出的画家,还在摄影、舞台设计等领域有相当出色的成就。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大卫·霍克尼出生在英国一个小城,他从小立志要当一名艺术家,二十几岁时就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年轻时的大卫·霍克尼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但他并没有在学院派的传统道路上继续前行,
期刊
<正>一、引言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阶段,应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与交流兴趣。在小学阅读研究上,绘本阅读成为了儿童阅读启蒙的新手段,不少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以绘本作为引导学生进入阅读世界的钥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开阅读的大门,再逐步从“桥梁书”过渡到“文字书”阅读中。而一节绘本阅读课中的阅读训练是否有效,合适的评价手段至关重
期刊
<正>“预测”是学生在统编本教材中学习的第一个阅读策略,它帮助学生将已有的信息与知识经验进行结合,对故事的发展进行猜测。绘本以其丰富的图文细节打动了儿童的心。许多绘本的图文情节具有反复性、呼应性、转折性等典型特点,依托这些特点,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开展预测策略的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掌握该项阅读能力。策略学习需要系统性、递进性。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编排中,预测能力被层级划分,从简单预测入手,到联文本、
期刊
儒、墨两家在先秦被共称为"儒墨显学",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其思想有很大不同,本文暨以两家音乐美学思想为切入点,以期窥其新貌。
我国是世界原煤、原铝以及电石的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产生数亿吨煤矸石、数百万吨的固体危废铝灰和废阴极炭块以及数千万吨的电石渣。目前该类固/危废的资源利用率低,仅有少量采用简单的方法实现低值利用,如将煤矸石灰制砖,用铝灰直接生产净水剂、炼钢用精炼剂等。这些处理过程往往能耗较高、污染严重且产品附加值低,大多数固/危废仍就地填埋、堆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亟需研究开发出此类工业废物的绿
短视频为新闻信息的呈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其灵活性、便捷性和可扩展性,充分满足了受众零散、移动的收视偏好,新闻传播与短视频形态的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新闻联播》的衍生栏目,《主播说联播》是传统电视新闻短视频化的新产物,其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从“相加”到“相融”,在传播语态、传播渠道、传播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创新,打造出贴近时代潮流的新闻传播方式,为国内新闻媒体探索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新闻融合传
<正>近年来,绘本已经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资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作业”等教学应用也发展起来,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应用完成并实时提交作业,并及时得到教师的个性化反馈与评价。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想象和表达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因此,将“微作业”应用于绘本阅读中,结合绘本中的图片与留白部分,能引发学生的想象,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