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种的构成与分布情况,分析浅部真菌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中的分布特点。从而为浅部真菌病的预防、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3个院区(市南院区、崂山院区、黄岛院区)皮肤科门诊就诊、具有典型浅部真菌病临床特征的患者,取其患处的皮屑、甲屑及病发等进行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选取镜检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的病例纳入研究对象;对培养阳性的菌株通过观察菌落颜色及其形态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进行准确鉴定,质谱检测系统未鉴定出的少见疑难菌株行核糖体DNA(rDNA)ITS区序列测定,记录菌种的鉴定结果。对病种和病原菌种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并从性别、年龄、季度方面分别进行整理,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鉴定出的致病真菌中皮肤癣菌371株(70.27%),酵母菌146株(27.65%),曲霉菌8株(1.52%),其他条件致病菌3株(0.57%);其中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250株(47.35%),须癣毛癣菌92株(17.42%)。收集的528例皮肤浅部真菌病依次为甲真菌病132例(25.00%)、足癣115例(21.78%)、股癣83例(15.72%)、花斑糠疹61例(11.55%),体癣57例(10.80%),手癣32例(6.06%),马拉色菌毛囊炎29例(5.49%),皮肤黏膜念珠菌病13例(2.46%),头癣6例(1.14%)。甲真菌病患者标本中主要分离出红色毛癣菌78株(59.09%),酵母菌25株(18.94%),须癣毛癣菌22株(16.67%);手癣和足癣患者标本中主要分离出红色毛癣菌86株(58.50%),须癣毛癣菌42株(28.57%),酵母菌10株(6.80%);体癣和股癣患者标本中主要分离出红色毛癣菌85株(60.71%),须癣毛癣菌28株(20.00%),酵母菌8株(5.71%);头癣的主要病原真菌为:犬小孢子菌5株(83.33%),红色毛癣菌1株(16.67%)。不同性别、年龄段、季节中浅部真菌病的分布特点存在一定差异。股癣(χ2=33.905,P<0.05)及体癣(χ2=8.705,P=0.003)患者中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甲真菌病(χ2=22.381,P<0.05)及足癣(χ2=-9.488,P=0.002)患者中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癣(χ2=14.568,P=0.024)、马拉色菌毛囊炎(χ2=22.067,P=0.001)、甲真菌病(χ2=14.102,P=0.029)及花斑糠疹(χ2=15.709,P=0.015)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股癣、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在21~3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甲真菌病及花斑糠疹在31~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而头癣(χ2=92.281,P<0.05)患者多集中在≤10岁年龄组;足癣(χ2=14.257,P=0.025)、股癣(χ2=11.152,P=0.048)及花斑糠疹(χ2=12.458,P=0.039)在不同季节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癣、股癣及花斑糠疹在夏季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三个季节,而甲真菌病(χ2=4.425,P=0.219)在不同季节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皮肤科浅部真菌病就诊患者的致病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中红色毛癣菌为首位致病菌,须癣毛癣菌次之。甲真菌病为最常见浅部真菌病病种,其次为足癣及股癣。皮肤浅部真菌病各病种的致病菌分布特点不同,其中甲真菌病病原菌中酵母菌所占比例上升,体癣及股癣致病菌种的构成与本地区之前报道相比有所变化。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其中股癣及体癣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而甲真菌病及足癣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股癣、马拉色菌毛囊炎、甲真菌病及花斑糠疹患者多见于中青年,头癣患者主要为青少年。足癣、花斑糠疹及股癣在夏季最为常见,而甲真菌病在每个季节的分布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