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浅滩采砂后蓬莱西北部海岸地貌响应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h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岸带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地区,也是海陆相互作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之一。海岸带的变化通常受到海陆自然营力作用和控制,而现在更多的影响来自人类活动本身。其中,大规模海砂开采是直接造成现今海岸带突变的最主要人类活动因素之一,海砂开采后以侵蚀为特征的海岸地貌响应、海岸带短期和长期演变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海岸带变化规律的认识也是海岸带合理利用和科学治理的依据。 山东半岛北部为典型的山地基岩港湾海岸,沿岸陆地外海域海砂资源丰富。上世纪50年代,位于蓬莱附近海域的登州浅滩陆续出现采砂活动,至80年代,最终由于大规模海砂开采导致南岸的蓬莱西北部海岸急剧侵蚀后退,并发生沿岸村庄、土地被毁事件。 本文选择登州浅滩所处的庙岛海峡西部海域和附近海岸带为研究区,分析了区域地貌格局、海陆自然营力过程,在总结前人对登州浅滩系列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海岸地貌野外调查和4个时期的海岸线变化遥感解译,形成了记载海岸地貌连续变化的数据序列,研究了登州浅滩海砂开采后蓬莱西北部海岸的地貌响应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回顾了前人有关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根据研究区内北部水道、中部登州浅滩和南部海岸的自然环境概况,通过对历史时期该地区的水深、地形、地貌和表层沉积物勘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近期的地形地貌和底质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区域水动力条件、地质地貌演化和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本区地貌体系的类型、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和过程。 2、介绍了作者海岸地貌野外调查获得的资料和实验室粒度分析结果,确定了蓬莱西北部海岸带的主要岸段类型、地貌特征、分布状况,对砂质海岸典型地区进行了采样和粒度分析。其沉积特征表明,构成海岸及岸滩的物质仍主要受海洋营力改造形成,陆地河流沉积物仍供应不足。 3、登州浅滩和蓬莱海岸是渤海海峡南部庙岛海峡动力地貌体系的组成单元,其形成演变深受峡道效应控制。为了深入研究浅滩挖沙的海岸地貌响应过程,对渤海海峡尤其是庙岛海峡的峡道效应和动力地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峡道形成及演变、潮流聚散与侵蚀堆积、涨落潮流歧路与登州浅滩形成、峡道泥沙搬运与沉积效应。结果表明,庙岛海峡具有显著的峡道效应,且峡道东西两段差异明显。 4、通过对早期海图以及1979年、1992年、2000年的TM和2004年的SPOT遥感图像中海岸地貌信息的提取,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法获得了50年来蓬莱西北部海岸线变化和登州浅滩形态变化的长周期序列资料,并分不同的岸段读取了岸线变化数据,绘制了岸线变迁系列图件,分析了海岸和浅滩演变的动态变化。 5、对登州浅滩50年变化序列资料和蓬莱西北部海岸50年岸线变化序列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存在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83。上世纪80年代末,浅滩面积急剧缩小,伴随相邻岸线快速侵蚀后退,侵蚀速率达到2.0m/a。自1992年至2000年,浅滩挖沙虽然已停止,但海岸蚀退仍在继续,且年平均侵蚀速率达到最大。在2000年,浅滩萎缩和岸线后退同步出现拐点,结果显示此次人类采砂活动引起的海岸响应为周期30~50年的短周期波动。海岸地貌
其他文献
陆地生态系统是维系生物圈乃至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该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与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并且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全球变
学位
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在初学者的身上,那就是关于油画创作与情感表达的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它们是否有着必然的关联性和天然的联系性。油画创作是否都带有情感,或者油画创作本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各企业部门的数据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增长,不同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并管理着数据,异地系统间的异构性使企业、部门和机构间的数据访问
一、多一些党性,少一些不良个性。一般说来,在我们党内,党性决定个性,个性要体现党性、服从党性。但由于个人的经历、学识和生活道路等方面的差异和影响,有些人的个性与党性
1999年初,重庆市望江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虹桥垮塌事件”,个别领导干部的腐败是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突出原因。“虹桥事件”严重地损害了县委和县政府的形象,使当地干部心理蒙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采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上证综指和美国道指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至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中、美两国股市存在联动关系;
我市的花生种植方式分春播地膜花生和夏播麦垄套种花生两种。下面介绍我市花生高产栽培技术。1播种前准备1.1选择地膜选用线性聚乙烯膜或除草膜,厚度0.004毫米,幅宽85~90厘米
世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也是今后人类社会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为此,人类必须研究世界范围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并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规则和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