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保乳术和乳房切除术对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T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T1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保乳术(Breast-conserving therapy,BCT)和乳房切除术(Mastectomy,ME)是两种可行的手术方式,但这两种术式对此类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尚少。并且先前的研究尚未进一步探索手术方式对不同淋巴结分期患者的预后作用。故本研究旨在评估保乳术和乳房切除术对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T1TNBC患者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在线访问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收集在2010—2014年诊断的T1非远处转移性TNBC患者的病历资料,以肿瘤分期间接表示研究人群的淋巴结转移状况。根据手术方式分为BCT+放疗组和ME组,利用X-tile软件对不同年龄截断值绘制生存曲线,选取生存曲线差异最明显时的取值,从而获得年龄的最佳截断值。为尽可能的控制偏倚,提高组间均衡性,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统计学方法在BCT组和ME组进行1∶1匹配分析。在匹配前后,通过x2检验分析BCT组和ME组基线资料的差异,运用Kaplan-Meier法分别分析BCT组和ME组的生存率大小,运用Log-rank法分析BCT组和ME组生存曲线的差别。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分析不同研究变量对T1TNBC患者OS的影响。
  结果:根据研究标准,共筛选出2082例T1非转移性TNBC患者,其中BCT+放疗组1644例,ME组438例。根据X-tile软件获得年龄的最佳截断值为75岁,并以此为界将研究人群分为<75岁及≥75岁2组。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组比较,以下研究变量有明显差异:年龄(x2=49.164,P<0.001)、婚姻(x2=14.189,P=0.001)、组织学分级(x2=10.343,P=0.016)、肿瘤分期(x2=71.849,P<0.001)、化疗(x2=19.844,P<0.001)。BCT组人群的已婚率高于ME组(59.3%VS49.8%),并且其早期乳腺癌(Ⅰ期和ⅡA期)患者的比例也高于ME组(97.7%VS91.5%)。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4月(1-83月),在整个人群中,有198例患者死亡,其中BCT组死亡122例,ME组死亡76例。总人群2年OS率为96.3%,5年OS率为88.2%。BCT组2年OS率为97.3%,5年OS率为90.4%;ME组2年OS率为92.5%,5年OS率为80.5%。根据两组生存曲线所示,BCT组OS明显高于ME组。以肿瘤分期进行亚组分析,在I期和IIA期TNBC患者中,OS能从BCT中获益(P<0.001;P=0.049),而在ⅢA/C期患者中,BCT组和ME组的OS无明显差异(P=0.91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01)、婚姻(P=0.004)、肿瘤分期(P=0.002)、手术方式(P<0.001)及化疗(P<0.001)与患者OS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01)、肿瘤分期(P<0.001)、手术方式(P=0.008)和化疗(P=0.003)与T1TNBC患者总生存有关。在PSM控制混杂因素后,共纳入838例患者,其中BCT组及ME组均为419例,两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无差异。PSM后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001)、肿瘤分期(P<0.001)、手术方式(P=0.023)和化疗(P=0.013)是患者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在838例患者中,总共110例患者死亡,其中BCT组死亡41例,ME组死亡69例。BCT组2年OS率为96.8%,5年OS率为86.9%。ME组2年OS率为93.1%,5年OS率为81.8%。PSM后生存曲线显示,BCT能提高TI期TNBC患者的OS。进一步亚组分析可知,I期中BCT组患者的OS明显高于ME组(P=0.005),而在IIA期和ⅢA/C期中,两组患者OS不具有差异(P=0.170;P=0.540)。
  结论:T1N0-1M0期TNBC患者及已婚女性更倾向于行保乳手术。年龄、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是T1TNBC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不论肿瘤分期高低,即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保乳术和乳房切除术两种术式对T1TNBC患者一样安全有效。在T1N0M0期TNBC患者中,行保乳术加上术后放疗,其预后明显好于乳房切除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人肋软骨自体游离移植前后杨氏模量、最大拉伸强度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规律及之间的关系。  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6.5(16.5±3.54)岁。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行改良Nagata法耳廓再造,分别在耳廓再造手术的Ⅰ期收集原位肋软骨(A组),Ⅱ期收集自体游离移植后肋软骨(B组),并分别制作为生物力学标本及组织学标本。对生物力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骨传导性,常采用HA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单纯HA支架的力学性能及成骨性能具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更多选择生物陶瓷与HA复合制备复合支架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及骨修复能力。微血管能够提供氧气的极限范围在100-200μm,在骨缺损修复中当组织生长超过此范围时需新生血管来为其供给氧气及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产物。在骨组织工程中复合在
目的:通过新辅助化疗实现保乳手术,可以满足乳腺癌患者治疗疾病和追求生命质量的双重需求。但仍有部分新辅助化疗后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选择行乳房切除术。因此,本研究分析新辅助化疗后符合保乳条件的乳腺癌患者选择手术方式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优化手术方式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乳腺癌,并经新辅助化疗后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的
学位
目的:ERCC1、RRM1、TUBB3、TYMS、TOP2A基因已在多种肿瘤中被证明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敏感性)有关,然而它们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本研究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CC1、RRM1、TUBB3、TYMS、TOP2A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乳腺癌精准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资料,其中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辅助化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