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负载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的制备及其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发病率和复发率逐年增长,癌症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及时的诊断及治疗迫在眉睫。纳米科学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同时这也推动着纳米医学快速发展,多功能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成功制备及应用也证实了这一点。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纳米材料在肿瘤部位聚集量不足,在肿瘤部位分布不均等。在诸多问题中如何有效广泛地靶向癌细胞至关重要。常见的靶向试剂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对部分肿瘤模型具有靶向性,没有普适性,推广难度较大。随着深入研究,更多科研人员注意到了对肿瘤具有趋向性的免疫细胞,借助这些细胞将材料更加精准地输送到肿瘤部位,同时降低了材料在体内被清除的风险,增加了其在肿瘤部分的浸润量,进而提升其诊断效果。本文主要是以巨噬细胞作为纳米材料的运输载体,负载着包含金和铁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用于MR/CT等成像。该方法增加造影剂在肿瘤区域的富集量,同时也增强了造影效果。在第二章中,我们根据课题组之前的工作成果,通过溶剂热法得到柠檬酸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颗粒,经表征可知该纳米粒子有较高的r1弛豫率。随后活化超小四氧化三铁表面的羧基。第二步,通过原位还原法得到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纳米金颗粒。第三步,通过表面氨基与羧基反应将超小四氧化三铁包埋到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纳米金颗粒中,通过种子生长法得到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在第三章中我们评估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的生物相容性。通过CCK-8,普鲁士蓝染色,细胞吞噬,Transwell等实验评测材料与细胞共孵育后生物学特性是否发生改变。在第四章中我们验证材料在体内外MR/CT成像效果。体外MR成像时将超小四氧化三铁作为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成像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材料的弛豫率。体内MR成像时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作为RAW264.7细胞负载的纳米金花作为对照组,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观测MR成像图像以及SNR值。体外CT成像时将碘佛醇作为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成像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材料的HU值。体内CT成像时将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作为RAW264.7细胞负载的纳米金花作为对照组,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观测CT成像图像以及HU值。评估巨噬细胞负载的纳米材料的MR/CT成像效果。综上所述,我们制备出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稳定的超小四氧化三铁纳米金花纳米材料,材料可以用于多模态成像。动物实验证明可以实现材料的体内靶向,为精准诊断提供可能性。
其他文献
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几种主要类型,并以此为脉络,分析了技术创新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及其选择。
知识既有自然的力量,也有自觉的力量;既有能力的力量,也有伦理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很容易把人的全部力量缩小为能力的力量而缩小人的力量的范围和作用,把人的能力当作人的
为了探索黄河三角洲轻度和中度盐碱地小麦根系分布情况,分析水肥耦合对小麦根系形态和分布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不灌水,灌底墒水,灌底墒水和拔节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4
应从高校青年教师住房现状出发,研究探索青年教师住房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转变高校青年教师住房观念,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应有待遇,加强高校现有周转用房管理,兴建高校青年教师廉
30年间,随着汽车在中国城镇家庭的逐渐普及,中国乘用车行业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和近八年的稳健增长,到了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首降,结束了30年持续增长的神话。而汽车产业
近些年,我国的工程建设发展迅猛,但是随着涌入单位的增多,工程建设呈现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为了面对激烈的市场,还是为了保证工程建筑行业的良好有序发
未来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如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结合,成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高度关注的话题。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鄂尔多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3LYP/6-31G(d,p),对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化物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研究.提出了三种可能的热解反应途径:Cβ-O键均裂的后续反应、Cα-C
针对西北旱区玉米铺膜种植特点,为提高气吸式玉米滚轮播种器的排种性能,利用弹性橡胶对气吸式排种器的吸种盘进行了结构改进。对吸种盘吸种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影响吸种能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