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跨链交互的区块链结构化分层网络拓扑模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市面上涌现出许多形态各异的区块链。各区块链以独立平台的方式运行,没有考虑与其它链进行交互的需求,限制了不同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在此背景下,工业界和学术界对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展开了研究,并开始了跨链交互的尝试。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通过使用可信中介来连接不同的区块链系统,进而实现跨链通信功能,且侧重于跨链事务处理与验证。经研究发现,跨链网络传输模型将直接影响跨链交互的性能及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提升跨链交互网络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一种新型的跨链交互覆盖网络拓扑模型HyperP2P被提出。HyperP2P首先将跨链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两类:网关节点和普通节点,由网关层节点负责跨链通信,并管理下层的普通节点。HyperP2P采用基于信任值的方式选取网关,保证了跨链通信的可靠性。为了降低普通节点间的通信延迟,HyperP2P使用Meanshift聚类算法将邻近的普通节点进行分簇,并应用生成树策略构建簇内网络连接。接着,HyperP2P运用改进的Chord协议维护同一链上的网关,并在不同链的网关之间构建网状拓扑,提升了跨链路由的效率和稳定性。基于结构化的分层拓扑结构,HyperP2P进一步建立了节点与资源标识符,支持对跨链消息的快速精准转发。目前跨链技术的研究尚处于测试阶段,无法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验证跨链交互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因此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跨链交互网络仿真工具,可以用其对拓扑关系、路由协议和数据协议进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HyperP2P网络模型平均可以减少76.5%的跨链传输延迟,且具有较少的传输跳数。
其他文献
电子设备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而开关电源作为电子设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朝着高频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开关电源的数字化控制以其兼容性、可拓展性、可靠性及尺寸性能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快速发展,不断取代模拟控制的地位。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具有多路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输出的数字电源控制芯片,可以为多种隔离式拓扑提供通用化、高精度的时序控
本文介绍了一款单端反激式高频输出开关电源的设计,以单端反激式作为电路主拓扑,采用PWM调制,输入电压为单相380V,实现24V/1A、15V/100mA、-15V/150mA、5V/1A四路直流电源。通过仿真验证设计参数,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随着电源技术高速发展,开关直流电源凭借效率高、体积小、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车载电子与航空电子等领域,如此复杂多样的工作环境对开关电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关电源在开关过程中经常遭遇意外的电压瞬变与浪涌电流,如果不加以抑制就会损坏电路内部元器件,影响后端负载及供电母线,从而引发整机故障。为使电源在应对浪涌或突发故障的情况下保持安全可靠地工作,需要为开关电源设计浪涌保护电路
在遥测系统电源中,针对传统多路输出反激电源只有一路输出可以实现严格闭环控制及效率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同步整流的反激电源多路闭环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控制同步整流开关管导通时间,利用开关反并联二极管导通压降,实现反激电源的多路闭环控制。为证明该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分析了使用该策略的两路输出反激电源的工作模态,设计了5 V/10 W,3.3 V/5 W两路输出反激电源的控制架构和参数,并通过仿真验证了
由于高温对元器件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高功率开关电源对元器件选型、元器件的摆放具有很高的要求。文章研究发热元件(肖特基二极管、整流桥、变压器、MOS管)在不同功率下的发热量,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整个电源系统进行热分析仿真,然后比对仿真结果与实测情况,进行误差分析,进一步修正仿真计算模型。优化后的有限元热仿真温度计算误差小于5%,能够满足相应测试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工程运用价值。
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主要致病菌是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通过对三种菌的抑制来建立对痤疮的抑制模型。马齿苋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性植物,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经过益生菌发酵后其活性成分和生理功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具
<正>0引言随着二十一世纪电子通信产业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电子技术与机械生产技术通过互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成了一门由多学科融合而成的高新技术,尤其在微加工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方面更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也为中国将来的电子通信产业指明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是其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也是国际高新技术之一,其发展不仅仅是行业内部的技术发展,更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强大的科技实
期刊
为探讨稀土尾矿区人工培育苔藓的可行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选择赣南典型的稀土尾矿,通过室内苔藓培育实验,研究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对稀土尾矿区苔藓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快速培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毛口藓(Trichostomum brachydontium)、卷叶毛口藓(Trichostomum involutum)、扭叶丛本藓(Anoectangium stracheyanum)、纤枝短月藓(B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