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金融资产加剧投资,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问题也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本文主要探讨在居民资产配置中,如何分配房地产资产和金融资产的问题,通过实证研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关键要素。首先,本文对我国居民持有的家庭资产进行了整体分类,将我国居民家庭资产分为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这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在论文的实证研究中,选取指标时主要考虑金融资产的变化趋势且主要研究交易类金融资产,不包括储蓄存款。在实物资产中,选取房产作为研究对象;在金融资产中,选取交易类金融资产中的股票和债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先整体上介绍了我国居民家庭各类资产的基本情况,发现房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高而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但从资产总量的角度看,我国居民家庭的资产总量一直处于上涨的状态。两者组合的分配不仅受到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外生变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居民的个人偏好等内生变量的影响。接着,在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成果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的研究现状。并搜集了相关理论基础,从消费储蓄理论到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再到行为金融理论,说明了由传统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然后,统计分析我国居民房产和金融资产的数据,家庭房产总量、人均房产和平均售房价格均处于上涨的趋势;居民持有各类金融资产的总量在上升而增量却出于波动的状态,家庭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虽然我国家庭目前对房产资产依然处于刚性需求的阶段,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房地产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得居民的资产流入房产资产的难度加大,因而近些年居民的资产会更多的流入金融资产。最后,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从各类资产总量的角度,在我国,整体上房产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居民家庭房产资产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居民总资产的变化;而居民总资产发生变动时,不会影响房产资产。(2)居民在进行家庭资产的配置时,房产资产的变动会给金融资产的配置带来较大影响;反之,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变化对家庭房产资产的影响较小。(3)在各类金融资产中,选取股票资产作为研究代表,得到的结论是:股票资产的持有比例与人均住房面积呈反比,而与房屋的单位房价呈正比。人均住房面积对股票投资的反向影响要远远大于单位房价对股票投资的正向影响,说明居民房产对金融资产主要存在挤出效应。且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房产对金融资产的投资具有连续3期的挤出效应。(4)在配置家庭资产的过程中,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都会影响居民家庭对不同资产的选择,从而影响家庭对房产和金融资产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