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流中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民俗文化十分丰富,根据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的分类,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以及语言民俗。加大民俗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够促进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发展。而在民俗文化传播中,民俗翻译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国民俗对于国外尤其西方国家来说比较陌生,除了实物展现和实地考察,文本的翻译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民俗翻译不能简单的进行语言交换,背后的文化差异也应该考虑。 勒弗菲尔认为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学角度,应该考虑文本外的文化因素。他认为翻译不会凭空发生,背后存在操纵因素。他给出的具体操纵因素可总结为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观三方面。本文从勒弗菲尔的操纵理论角度分析民俗翻译,选用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戴乃迭1962年译本和金介甫2009年译本,从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观方面比较和分析了影响这两个译本的民俗翻译策略,得出戴乃迭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策略,金介甫译本主要采用异化策略。总结出这两个译本的具体操纵因素及民俗翻译的方法,戴译本主要民俗翻译方法有音译法、替代法、删除法、简化法,而金介甫主要用音译法、保留法、增加法。 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要使中国民俗文化在世界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可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来保留民俗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