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人口时空格局及其与产业发展互动研究——以无锡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ha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人口时空演变规律一直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就业人口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其中产业发展一直与就业人口变化息息相关。苏南地区,作为全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产业大规模、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进而推动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然而现有庞大的就业人口、素质结构及空间分布的格局又对产业转型升级及空间调整形成沉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阻滞了产业升级。因此,论文重点探讨就业人口时空演化的特征与规律,剖析就业人口与产业演化间的互动关系机理,以期深化人口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并为发达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就业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就业人口迁移与空间格局演变的基本模式:即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多点分散和弱集聚模式、工业化中期的单核心集聚模式、工业化后期的多中心格局模式。在此基础上,从规模、结构和空间等维度上深入剖析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并探讨就业与产业失衡的现实表现及其经济社会效应,并提出两者均衡互动的一般模式。  其次,论文选择无锡为研究区域,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圈层-象限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方法,采用1985、1996、2001和2008年4个主要时间节点的经济普查、基本单位普查、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和镇卡等数据,分析无锡就业人口的时空演变过程与格局。结果表明,就业人口规模较大,且持续稳定增长;第二产业就业规模和比重波动增长,第三产业就业规模和比重持续增长;二、三产业内部不同劳动投入强度行业就业人口变化迥异;就业人口年龄结构由青年化转变为中青年化、素质结构日益高端化。就业人口集聚特征明显,但集聚程度逐年下降;就业人口分布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分布中心由市中心向外围转移,城市东部和南部成为新的集聚热点。  第三,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检验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无锡就业人口变动与产业发展的互动作用。在总结无锡产业演变过程与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系数、就业响应强度系数从规模和结构维度度量就业与产业的耦合性;应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在空间维度度量就业与产业的耦合性。结果显示,两者在规模上具有高度关联性,且这种关联性逐年增强;结构耦合性最好的点大多出现在2000年前后,且第二产业的耦合性高于第三产业。总体空间匹配度在提高,匹配度高的区域增大,匹配度低的区域减小;第二产业结构匹配度逐年增强,第三产业结构匹配度逐年减弱。  第四,基于无锡产业发展和转型的现实需求,对就业人口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一是基于劳动生产率法,先测算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变化以及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将其代入劳动生产率模型,定量分析未来三次产业就业人口。二是基于产业-就业综合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根据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的关系测算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工业就业人口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建筑业发展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关系测算建筑业就业人口,两者之和组成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发展规模测算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口,根据服务业占总产业的比重,定量分析生活性服务业就业人口,两者之和组成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最后,综合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得到2015年无锡市区三次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分别为4.0万人、126.0万人和134.5万人;2020年提供三次产业岗位3.4万人、127.1万人和176.3万人。总体上,随着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无锡就业人口增长趋缓,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内容。  总之,随着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无锡就业人口在数量、结构和空间等方面都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过程。掌握这一演化规律及其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合理测算未来就业人口需求,对于无锡乃至其他发达地区的转型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古丝绸之路从历史风沙中走来,中亚、波斯和阿拉伯的商人伴着阵阵驼铃,把中国东南沿海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带到西亚、欧洲和非洲,传播了中华文明“和平、开放、包容”的理
电子帐册采用的是以企业为单元的管理方式,一个企业只有一个电子帐册,因此,电子帐册实行滚动核销方式电子帐册是海关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的具体模式。我国加工贸易从小到大,从简
斜坡地质灾害的频发常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降雨诱发的斜坡地质灾害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从研究气象诱发因素入手,分析降雨同斜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开发斜坡地质灾害气象
我们的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时期,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导致各种社会矛盾频发,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生活在城市社区内居民的邻里关系也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产生了
制造业企业迁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大量的企业迁移活动将重构区域产业空间格局。针对传统企业迁移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基于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企业迁移空
一  先说这么一件事: 90后同事小四说,她有个曾经闹得很不愉快的同学,几年没联系了,今天突然打来电话:“我爸突然查出了恶性瘤……不是要借钱,就是想问问你在北京有没有认识的医生,可不可以拜托你帮我去医院问一下?”  小四很意外,但又很能体会到她的绝望——父亲突然倒下,不管有没有用,都想把所有能看病的渠道找一遍。  对很多在外打拼的成年人来说,小时候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长大后,父亲就是他们的后备军。
期刊
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极具代表性的淡水通江湖泊,在洪水调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及生物栖息地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鄱阳湖与其流域及长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水力联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新市民涌入城市,一方面在促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居住就业,但另一方面也面临诸多社会问题,以往学者的研究大多涉及工作、住房、购物及融入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海洋经济逐渐兴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海岛和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海洋产业产值低下、产业结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