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芳香酸与无机物内混合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z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质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质可以显著影响其粒径、云凝结核活性、光学性质和化学反应活性,因此它在空气质量、酸沉降、能见度降低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介绍了自行构建的吸湿性串级微分迁移率分析仪(H-TDMA)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研究了典型的芳香酸类有机物(苯甲酸及邻苯二甲酸)与无机组分形成的内混合粒子的吸湿行为。   首先,构建了吸湿性串级微分迁移率分析仪(H-TDMA)系统,并研究了大气中典型的无机粒子(NaCl和(NH4)2SO4)的吸湿生长过程。这些无机粒子的吸湿性质研究结果证明了构建的H-TDMA系统可以准确可靠地用于研究气溶胶粒子的吸湿行为。   其次,利用H-TDMA系统在10-90% RH范围内研究了纯苯甲酸粒子及其与无机粒子(NaCl和(NH4)2SO4)形成的内混合粒子的吸湿行为。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苯甲酸粒子及混合粒子在代表性相对湿度下不同的形貌。苯甲酸的吸湿生长因子在75-85% RH范围内表现出重要的减小,然后在90% RH时有轻微的增加。苯甲酸与NaCl以及苯甲酸与(NH4)2SO4形成的内混合粒子在70% RH时出现潮解转变,之后由于苯甲酸的存在而表现出受阻的吸湿生长。根据TEM研究结果,苯甲酸粒子和混合粒子的形貌在加湿过程中出现了显著变化,它可以归因于苯甲酸组分的强烈的微结构重排过程。这个重要的重构过程是引起苯甲酸粒子的生长因子变化和内混合粒子的吸湿行为发生改变的原因。这些结果表明大气中的苯甲酸可以显著影响无机气溶胶粒子的吸湿性质。   最后,利用H-TDMA系统研究了硫酸铵与邻苯二甲酸形成的均一内混合和不均一内混合粒子的吸湿性质。这些混合粒子的潮解相对湿度转移到了70% RH,然后呈现出受到限制的连续吸湿生长。有趣的是,混合粒子的相对生长因子增量分别随着均一内混合粒子中的邻苯二甲酸含量的增加以及不均一内混合粒子中的邻苯二甲酸壳层厚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硫酸铵粒子的潮解相对湿度并减少了潮解后的硫酸铵组分的吸水量。我们推测潮解相对湿度的变化是由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之间的离子-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已经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衰减全反射(FTIR-ATR)光谱证实了这一点。这些结果暗示了内混合的硫酸铵与邻苯二甲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纯硫酸铵组分的吸湿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硫酸铵粒子在大气内混合过程中的粒径及吸湿性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其光学性质、云凝结核活性以及化学反应活性。  
其他文献
当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正迅猛发展,新兴电商及网络金融交易平台大量涌现。如何对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监管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内监管互联网金融面临
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可以得到规则有序的周期纳米结构。通过改变共聚物的组成,可实现不同相分离结构的调控;微相分离样品交联后分散于非交联相聚合物的选择性溶剂中就可得到核/
目前,不少地方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增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但在“公示制”中出现了一些“公式化”现象,应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At present, the system of
针对粤西地区冬季茄子栽培品种单一难以满足我国北方消费习惯的问题,从全国不同地区引进8个当地主栽茄子品种并以"赛田五号"为对照进行试种,从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方面综
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运算能力的重要性是前提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学生认为传统的计算不需要了,只要会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会解题思路就行了。许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产生了对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必须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尽管计算工具科学了,但完全依靠这些计算工具是不行的。一旦离开了计算器或计算机你的计
近年来,吉林省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中央有关规定的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为推进反腐倡廉逐步深入创造了良
《福州革命史》指出:“城工部事件直接对福州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无可挽回的损失。”尽管如此,当时城工部同上级党失去联系的福州市几个主要党组织,包括福 “Fuzhou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军民结合的特大型电子企业,现有员工3万多人,公司党委下属11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191人。近年来,长虹公司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期刊
泽州县刘轩窑村是一个住家不足百户、人口不满 400的小山村。在短短几年间,该村由一个以乱、穷出名的后进村,一跃成为人均收入 4000多元的小康村。村民安居乐业,无上访告状,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