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方法评价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实施效果,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完善管理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西乡街道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提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5年的全部门诊电子处方,共获得1482223张门诊处方。首先,对2010-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用率、注射类抗菌药物使用率、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等,采用卡方趋势检验、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对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进行整体趋势检验。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中断时间序列的分段回归模型评价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实施后各项指标的瞬时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评估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1.门诊处方基本情况本研究共提取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82223张门诊处方,其中女性患者处方占比为52.18%,18~40岁年龄段的患者处方占比最大,为63.45%。在2010-2015年间,单张处方药品数由2010年的3.96个下降到2015年的2.68个,单张处方用药天数维持在2天左右,单张处方药品费用波动幅度较大,2012年之后费用保持在24~38元之间。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趋势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联用率、注射类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分别由2010年的71.5%、28.03%、58.48%、61.72%下降到2015年的17.4%、14.81%、45.21%、49.02%,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明显变化趋势,使用率在48.80%~58.50%之间波动,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比例范围在32.40%~42.90%之间。3.管理措施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评价中断时间序列的分段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对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显著的瞬时及长期效果。2012年1月管理措施正式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瞬时下降了5.24%(P=0.0435),随后以每月平均3.05%的趋势变化量持续下降(P<0.0001),直到2012年9月下降趋势趋于平缓。按性别、年龄进行亚组分析显示,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对降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有一致性的瞬时和长期效果。抗菌药物联用率和注射类抗菌药物使用率在管理政策实施后分别瞬时下降了6.07%和8.5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P<0.0001),但是二者长期下降趋势不明显。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在管理政策实施后瞬时下降了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9),长期下降趋势也不明显。此外,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在管理措施实施后也没有出现显著的瞬时和长期下降变化。结论:深圳市抗菌药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并具有稳定的长期效应。但是广谱抗菌药物使用过多,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创新点和局限性:本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我国目前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效果评价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利用长期追踪的门诊全处方数据来评价基层医疗抗菌药物管理政策实施效果,具有一定新颖性。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采用的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是评价纵向数据干预效果较强的准实验设计方法,可以得到客观的评价结果。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本研究只对深圳市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要全面评价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的实施现状和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在其他地区进行相关的研究。二是评价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指标有很多,除了本研究选取的指标外,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用药频度以及按疾病分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