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和RFID的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与管理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强化和对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某些特殊行业如建筑施工领域的脚手架、模板支撑架行业,由于其在搭拆、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可控及不可控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其较大及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故类型为坍塌事故与高处坠落事故,其事故发生率分别占事故总量高达60%和50%以上的比例。究其原因是其采用的安全管理方式落后,未紧随建筑施工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而转变其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为此本文提出将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运用较为广泛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与管理中,从引发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的重大危险因素出发,构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预警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主要探讨利用BIM的数字化建模技术、信息关联技术及可视化协调技术,RFID的实时信息采集及动态跟踪技术,构建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预警与管理系统,进而实现对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为模板支撑体系安全管理朝信息化方向发展提供借鉴。2)根据模板支撑体系相关安全管理规范、原理及危险源辨识法等理论,进而引出导致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对BIM技术的理论及运用进行研究以及对RFID技术的理论及适用性进行分析;同时对BIM和RFID技术的集成运用原理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上内容均为构建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预警管理系统奠定理论依据。3)从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总体架构、RFID标签的选用与布设以及对三类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的系统运行流程等四个方面对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预警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构建;从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初始化设计、危险源人员感知能力培训以及对两类危险源监测预警的系统运行流程等五个方面对模板支撑体系高处坠落事故预警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构建。4)以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某大剧院工程为例,该大剧院的机械式升降舞台需搭设模板支撑体系配合施工,通过对该大剧院工程中的机械式升降舞台进行建模分析,运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坍塌事故及高处坠落事故危险源数据库,并将数据库同BIM模型进行关联;运用RFID技术收集施工现场模板支撑体系搭拆及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状态信息及作业人员的属性信息与实时位置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作为BIM的分布数据。通过将两类数据库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可实现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预警与管理,进一步验证了该预警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竞争加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人、财、物和技术的竞争,如何更好的利用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将这些稀缺资源组合起来,形成最优秀的管理模式
<正>阿尔瓦·西扎曾说过,“围绕着我们的建筑好像都是自然存在的,简单而丰富。它们是平常的又是特殊的,排斥一切描述、模仿与摄影。其外部的空间静谧而不张扬,然而,偶尔我们
毕飞宇是"新生代"作家,他的小说植根现实,关注当下。毕飞宇的小说语言轻盈而凝重,以自己个性化的语风实现了他的小说理想,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精神。采用儿童视角和"第二"人称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静脉应用左旋肉碱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探讨治疗肉碱缺乏的给药途径、剂量、疗程.方法选择9例本透析中心病情稳定的患者,男5例,女4例.于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回
《文选》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河南大学作为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百年学府,河大学人对文选学的研究接踵赓续,方兴未艾。河大百年的文选学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提升,在物质需求得以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也表现的愈发关注。运用先进
过程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是企业提升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的手段。以过程审核的实际过程为例,简要叙述了过程审核的实际应用。
目前医学遗传学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远远落后于学科发展的步伐。在网络教学模式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快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PT)和卡马西平(CBZ)的浓度。方法:分析柱为C18 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45:45:10),流速为1.0 ml
由于西安脉冲堆的特点,致使国际上通用的瞬时堆芯裸露模型不能使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建立了反映西安脉冲堆失水事故机理和过程的真实堆芯裸露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