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英语能力是这一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上对人才英语水平要求的越来越高,高职教育中将大学英语作为必修课,也体现了高职院校对人才全方位素质培养的高度重视。但是现实情况是,高职生英语基础薄弱、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与之不相适应、高职生英语学习压力较大等问题导致了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其中的原因,很多高职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表现出倦怠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正因为此,研究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感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和教学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理论界关于倦怠感的研究始于职业倦怠。近年来,一些学者将学习倦怠作为倦怠研究的新方向,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手段,探讨了学习者学习倦怠的特点、维度以及成因。但是纵观目前的研究成果,关于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对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感成因的研究更是不多。因此,本研究利用杨丽娴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自编的《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量表》,统计分析了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表现,并对部分人口统计变量下倦怠感差异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考察了个人成就动机、教师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与倦怠之间的相关性。总的来说,本研究发现,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感表现为中等强度;在性别和专业特征上,英语学习倦怠感的差异不显著;而在年级和生源地特征上,英语学习的倦怠呈现显著差异。在倦怠成因方面,《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得分与《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量表》之间多个维度及总分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倦怠感的情绪维度与成因量表中的四个维度和总量表得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倦怠感的行为维度与成因量表中的四个维度和总量表得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成就维度与成因量表中的成就动机、心理和总量表得分呈现显著负相关,倦怠感总量表与成因量表中的四个维度和总量表得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同时,本研究还围绕四项成因,提出了干预和解决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高职院校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此外,本研究自编的《高职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量表》也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被证明可以用于检验学习倦怠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