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条斑紫菜(Pyropia/Porphyra yezoensis)属红藻门(Rhodophyta)、红毛菜纲(Bangiophyceae)、红毛藻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yropia/Porphyra),分布在太平洋西岸。是潮间带藻类的模式物种,是实验室内抗逆机理研究的理想材料。近年来条斑紫菜在我国、日本和韩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栽培。紫菜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紫菜多糖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现在养殖产业中品系不断退化,病害频发,品系少等原因给紫菜产业带来了很大损失。为了新的栽培品系的开发和培育,对于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就显的十分重要。所以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和ITS序列对4个地域六个条斑紫菜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调差。旨在评估我国野生条斑紫菜的遗传多样性,为种质库的建立提供依据,为良种的培育开发提供种质基础。在对紫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高质量DNA的提取制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本文利用生物样品均质器探索出了一套可以快速研磨样品高效制备基因组DNA的方法。SSR标记作为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在条斑紫菜中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传统开发SSR标记的技术繁琐,效率低。我们在测序的技术上对条斑紫菜从基因组层面上进行了SSR标记的开发,用开发的11个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对大连、威海、烟台和青岛四个地域6个条斑紫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利用Popgene软件分析了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用UPGMA法构建了六个群体的系统发生树。ITS序列在条斑紫菜中已经有研究证明了可以将其和甘紫菜等区分开,ITS1序列在条斑紫菜内部出现了很多多态性的碱基位点,实验中同样证明了ITS2和5.8S中同样存在多态性位点。我们对6个野生群体进行了物种的鉴定,另外利用ITS序列对不同地域的条斑紫菜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利用四种研磨介质、干燥和新鲜两种样品材料、不同的研磨时间,优化了条斑紫菜叶状体DNA制备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用0.2mL钢珠作为研磨介质,研磨时间为5s,研磨速度为6800rpm,研磨干燥和新鲜样品材料,利用我们的提取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的条斑紫菜DNA。从基因组中按照重复基序类型所占的比例挑选出56个SSR位点设计了引物,通过引物的筛选,最后获得了11对具有多态性的位点。利用这11个SSR位点6个野生条斑紫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估,青岛和大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而威海和烟台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青岛两个地点湛山湾(Qingdao_ZS)和汇泉湾(Qingdao_HQ)两个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0091),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91),而烟台(Yantai)群体和威海(Weihai)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3487),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7056)。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青岛的三个群体聚为一支后与威海(Weihai)群体聚为一支;大连(Dalian)群体和烟台(Yantai)群体聚为一支,最后两支聚为一支。在野生条斑紫菜的6个群体中,每个群体中ITS成功测序的样品数为20-28个,最高的为Qingdao_ZS群体,最少的为Weihai群体。所有样品的ITS1序列通过聚类分析,均与条斑紫菜聚为一支。群体内的遗传距离为0.0011-0.0129,最大的为Dalian群体。甘紫菜(P.tenera)和P.kinositae与条斑紫菜样品的遗传距离最远,Dalian群体与其他5个地域的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实验结果表明,SSR和ITS序列都可以作为条斑紫菜群体遗传多样性调查的方法;中国条斑紫菜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可以为我们建立种质库、培育新品种提供宝贵的种质资源。
其他文献
结合近几年青岛市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介绍水站建设情况、系统组成,以及实施社会化运营后采取的管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水质自动监测系
森林生物量是表征植物活动的关键变量,对生物量的研究是生物生产力、碳循环研究的基础.传统的生物量调查费时、费力而且成本巨大,本文运用环境一号卫星,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样本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环境形势,阐述了建设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重要性,并对环境预警监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各级环保部门整合资源,加强预警预案管理,建立集监测监控、
文章分别从工业、企事业及医疗废水三类污染源对济南市市中区废水排放状况、监测状况等作简要概括,市中区三类污染源废水中,根据不同的废水性质和其相应的排放去向确定其执行
本文对企业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加强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学习,按照环境管理要求落实试生产、环保验收等工作程序,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
本文设计、开发的区域集成环境安全防控系统具有明显的特点,它集环境与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环境安全防控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环境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企业生产与环境安全状
本文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对策等方面系统的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从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使用、运营、维护、监督以及技术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将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纳入环境监测部门,有利于发挥部门的优势,有利于在线监测体系顺畅运行,实现各部门间相互监督和制约,但是会有系统内部沟通不畅,监察部门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
本文介绍了水污染源解析的方法体系,包括扩散模型和受体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化学质量平衡法、多元统计模型、成分和比值法、稳定碳同位素法、逸度模型、混合方法等受体模型研究
采用环己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硫脲衍生物类化合物N:N-二环己基硫脲(CU),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温度、二硫化碳的滴加速度、原料摩尔比等因素对CU收率的影响。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