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属于血液系统肿瘤,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此病约占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其发病机理为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克隆性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和/或其片段,进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骨骼疼痛、肾功能不全、贫血和感染等。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化疗为主,蛋白酶体抑制剂等新药的上市明显提高了MM的缓解率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该病目前仍无法治愈。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周期的演进与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细胞周期失调致使细胞无限制自主分裂和增殖,使肿瘤产生。细胞周期进行的过程是由一系列调控因子调节的,其中既有正性调节因子又有负性调节因子。通过影响这些调节因子,可以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进而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制自主分裂和增殖。深入研究细胞周期失调的原因及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作用途径和机制,可以为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监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目的:通过研究CyclinD1,Rb蛋白及E2F-1蛋白在MM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探讨它们对MM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9例MM患者和1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骨髓组织中CyclinD1,Rb及E2F-1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ISS临床分期标准,将69例MM骨髓活检组织标本分为Ⅰ期组(21例)、Ⅱ期组(20例)和Ⅲ期组(28例),观察并分析不同分期组标本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的关系。根据免疫球蛋白检测类型不同将MM组分为IgG型(25例)、IgA型(19例)、轻链型(19例)和其它型(6例),观察并分析各不同分型组MM标本中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疾病的关系。根据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将MM组标本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38例)和未缓解组(NR组31例),观察治疗前后骨髓活检标本中三种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MM预后的关系。
结果:
1、CyclinD1表达情况:69例MM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有39例阳性,阳性率为56.52%,而在15例对照组中病例中有2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13.33%,两组阳性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MM组(P<0.05);在MM组不同分期中,随着病理分期的增加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有增加趋势(P<0.05);在MM不同分型组中,CyclinD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在MM治疗前,CR组与NR组CyclinD1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CR组CyclinD1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低于NR组(P<0.05)。
2、Rb蛋白表达情况:69例MM标本中表达阳性的有45例,阳性率为65.22%,在对照组15例标本中有14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3.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MM组(P<0.05);MM组中从Ⅰ期到Ⅲ期,Rb蛋白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有逐渐减低趋势(P<0.05);MM不同分型组间的Rb蛋白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前CR组Rb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NR组(P<0.05);治疗后CR组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NR组(P<0.05)。
3、E2F-1蛋白表达情况:69例MM骨髓活检标本中有52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5.36%,15例对照组标本中有5例,阳性率为33.3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MM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分期间及不同分型间比较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前CR组与NR组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CR组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低于NR组(P<0.05);
4、相关性分析:CyclinD1与Rb蛋白在MM骨髓活检中呈负相关,与E2F-1无显著相关性;Rb蛋白与E2F-1呈负相关。
结论:
1、CyclinD1在MM中呈高表达,随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分期增加其表达强度及阳性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能反映出MM的进展程度。
2、Rb蛋白在MM组呈低表达,随MM的疾病分期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并且在CR组治疗前后均高于NR组,说明Rb具有抑制MM发生发展的作用,其低表达及缺失与MM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作为MM的预后判断指标。
3、E2F-1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呈高表达,与MM病理分期及分型无关,在MM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可作为一新的诊断指标。
4、在MM中CyclinD1与Rb蛋白呈负关性,CyclinD1与E2F-1无显著相关性,Rb蛋白与E2F-1呈负相关,即Rb蛋白的缺失或低表达导致E2F-1的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