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时期的循吏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Y6805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代的官僚之中,有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虽然身份并不显赫,作为或许也并不惊天动地,然而历代正史却无一例外地为他们立传,对他们进行褒扬。如果以留名青史为评价标准,无疑他们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注意的。他们就是循吏。  在新政治史研究中,对群体的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新取向。本文选择循吏这一重要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将时间背景定格在中国最后一个传统朝代的鼎盛时期(康雍乾时期),通过细致的考察,试图揭示循吏这一群体的某些共性,以及他们与这个时代的关系等问题。  本文所研究的循吏,大致有如下特点:一、政治经历主要在康雍乾时期;二、科举出身;三、守令起家,官至监司为限;四、规模不大,人数不多,占官员比例较小;五、重视实政,具有儒家富民教民政治理念并付之践行,有所作为。有了这些明确的限定,才能真正视他们为一个群体。  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康雍乾时期循吏政绩、循吏的治下与事上、康雍乾时期的循吏与经世、结语。第一部分简单梳理以往研究中对不同时代“循吏”特征的论述、研究现状,以及选择这一研究工作的旨趣,并且归纳出康雍乾时期循吏这一群体的共性。厘清并确定本研究的基础概念;第二部分详细考察康雍乾时期循吏的政绩,包括农桑、水利等“富民之政”,断狱、息讼等理讼之政,宣谕、兴学等“教化之政”。这也是本研究的基本工作;第三部分分析循吏的治下和事上,因为政治史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权力结构及其实际运作,因此分析百姓、循吏、以及帝王三者的关系问题,是本文重要的一环;第四部分考察康雍乾时期的循吏与经世,以保证本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循吏本身事件的研究,同时也积极回应学术界新近提出来的“十八世纪经世学”和“技术官僚”等前沿问题。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第五部分是一个简单的小结,通过前面四部分的考察,得出一些对这一群体和所处时代的一些认识。  康雍乾时期的循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反过来也为这个时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充分发扬儒家的民本思想、关注民生;同时他们又不仅仅是只懂风雅的文人,而是确实具备丰富实务经验的“技术官僚”,通过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经世抱负,从而受到民众的爱戴。作为全能的“亲民之官”,在富民之政中,他们劝课农桑、兴修水利,这个时候他们是颇专业的“劝农官”;在理讼之政中,他们不仅精通律例,又能参诸民情,判案断狱不啻专业的“司法官”;在教化之政中,他们巡行宣谕、兴学重教,表现出本色的士人精神。他们从多个方面为这个“盛世”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其他文献
1956年1月,广州造纸厂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好、快、省又安全”的生产方针,开展“争取四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劳动竞赛,并同北京纸厂、广州水泥厂开展厂际劳动竞赛.
本文着眼于厘清清代四川备荒仓储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仓储种类、规模、经营管理、救灾备荒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揭示其发展基本规律。  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主要
京滇公路周览团是民国时期的一大盛事,是以京滇公路的名义对沿途各省进行考察,目的在于宣传中央德意,考察地方民情。京滇公路周览团团员中精英云集,其中不乏新闻界团员,他们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压力管道安装是石油化工安装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装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运行。控制好压力管道的安装质量,是我们安装企业生存的关键,也是以后生产单位能够“安全生产”的保证!本文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对石油化工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控制重点及措施进行探讨,供石油化工管道施工企业参考。  关键词:压力管道 安装 焊接 检验  一、压力管道安装工艺  压力管道安装主要包括管道元件检验、管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进化论传入中国,中国史学开始步入科学化的历程。进化史观传播广泛,影响巨大,但亦现弊端。受传统学术与西方白璧德人文主义的影响,“学衡派”史家以“昌明国粹、
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就包括出现了现代意义的美术学。美术史学的学科建设在20世纪上半叶成形,既出版了美术史或绘画史的专著,又涌现出了数位功成名就的美术史专家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主要通过搜集和分析晚清一千多位外交官的履历,揭示近代中国职业外交官的源起经过。  传统中国的对外事务是在礼的指导下,维持天下、华夷的等级与平衡的秩序。第二次鸦片
1905年年底,留日学生为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规则,进而创办中国公学。本文重点在对中国公学的三次大型风潮、经费状况、立案问题、学校发展做客观的叙述与评论。  公学创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