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评价体系的20世纪北京公共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te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00年开始的100年间,中华大地经历了政治、经济上数次巨大的变化。北京——作为中国一直以来的中心城市,在这100年中,出现了类型丰富、种类繁多的20世纪公共建筑。从建筑规划领域来说,这些公共建筑占据了城市建筑的较大比例,无论对于城市整体的格局面貌,还是单独的建筑风貌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文化领域上说,这些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广泛的见证者,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脉络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巨大的发展,这是祖国繁盛、人民富足的体现。但对于20世纪公共建筑来说,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很多珍贵的20世纪公共建筑,都已经破败不堪,有些甚至在岁月的长河中消失。  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不同类型的20世纪公共建筑遗产进行调研,分析了在北京这座城市当中,20世纪公共建筑遗产生存的现状;总结了在当前大环境下其所面临的严峻形式;以及在这当中20世纪公共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了解20世纪北京公共建筑遗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建筑遗产的评价体系,确立相应的20世纪公共建筑遗产评价指标。通过对不同指标的分析,构建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来反映建筑遗产现状的总体生存状况和未来保护利用的可能性。探讨了20世纪公共建筑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保护利用的具体模式,并选取了部分实际案例来进行说明。  文章的主旨在于对20世纪公共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探索其保护利用的发展之路,为未来20世纪公共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新城建设的实践史在世界上已经跨愈百年,新城建设的意义也从主要限制大都市空间发展向促进区域整体均衡发展扩充。目前,我国大都市区新城建设实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本文认为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国家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强调把城市和乡村看作一个完整系统,优化配置系统资源,促进城乡这个系统的协调和可
随着国家对医疗和养老产业的关注,各个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着医疗养老设施的多种模式。如何解决既有社区老年人社区养老问题,医疗进入社区是当下老年人在宅养老的关键。社区医疗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远远还没到使用年限的一般性建筑因为其功能、空间、外观等不再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面临着被弃置甚至被拆除的命运。 在不影
潮汕传统建筑体系是广义闽南建筑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由于潮汕地区的自然地理及发展历史特点,它也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区域建筑体系,具有成熟的建筑名词系统。本
对于艺术博物馆而言,艺术品的内涵主要通过视觉进行传达,既要为参观过程创造活力,又要为艺术品鉴赏和评论搭建平台:既要满足国际规范和惯例,又要体现自身特点和审美倾向。艺术博物
本论文试图引入社会学的观点,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场所发展的分析,来求证权力对社会场所发展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今中国城市发展中场所与权力互动关
该项研究采取了特定的角度和方法去理解广府民系,对于广府民系民居聚落与建筑所涵盖的特殊意义给予了恰当地解读,总结了广府系地域居住模式及其形态,对广府民系民居建筑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民众的健康观念及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对于健康的需求已经由最初的治愈疾病转向了未病先治、积极预防,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大力支
明朝拥有十分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以明长城墙体为战线,由上千个屯兵堡城组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防御体系的建立,十分有效的抵挡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富庶地区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