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1945年间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地区曾经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一直被清王朝的“恩养”政策保护,实行封禁,不允许汉人迁入开荒垦地;又因其处于中国最北端偏远之地,与关内互通往来受到地理位置限制,综其二者因素,黑龙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对关内落后许多,并且对于关内汉族文化教育了解甚少。直至清廷将受罚文人流放至此,才让黑龙江地区的百姓接触到关内儒家文化,从而有了儒家文化与教育的“星星之火”。虽然“流人”文化带动了黑龙江地区传统教育的发展,但此时黑龙江传统教育相比较于关内也是落后的。直到清末新政之际,新式教育的兴起才使得黑龙江教育开始进入近现代教育的新阶段,而这一时期的初等教育萌芽就是黑龙江地区新式教育的总序幕。时至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经历了稳健迅猛的发展,一度达到顶峰。然而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地区被日本、伪满统治,接受长达14年的殖民奴化教育,在被殖民被侵略的状况下艰难发展。短短45年间随着黑龙江地区经历的政权的三次变更,初等教育的发展也是跌宕起伏的。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作为全文第一章。主要是对1901-1945年间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本题的选题缘由及其学术意义、写作目进行了说明,同时提出本文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共分为三章。正文从第二章开始:第二章主要从1901-1911年间清末新政时期的黑龙江初等教育情况入手,对史料进行参考和对比分析,客观地研究黑龙江的初等教育初创的社会基础、初等教育状况及其存在的特点等问题;第三章主要是叙述1912年至1931年间,黑龙江初等教育在初创基础之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对此期间的初等教育发展环境以及初等教育制度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探析该历史时期初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特点。第四章通过对黑龙江沦陷时期,日伪奴化教育的研究,分析此时期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缓慢的特点。第五章是通过对1901-1945年间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发展过程的梳理,分析黑龙江地区初等教育多元化、殖民性等特点,进而对黑龙江初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反思。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结论部分,是基于对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历史、特点的梳理与分析后做出的总结。
其他文献
“我们结婚15年了,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对夫妻生活甚是冷淡,如今半年也难有一回,离婚么,没必要,何况我们的孩子已13岁了。” ——“人人都说我们是恩爱夫妻,年年还被单位评为
被誉为中国铜钟之冠的“景云钟”因铸造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钟是景龙二年唐中宗敕建“景龙观”而同时敕令铸造的。景云二年,景龙观竣工,景云钟也同时铸成,遂悬挂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意念健身术是指人们运用自我思想(意识)来调控自己的身心活动状态,以“守静”作为主要手段,从而进行身体锻炼及品德修养的一种健身方法(概念的内涵)。它已经发展出包括“禅定
本文首先从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学的两个隐喻出发,梳理和总结教育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和教育工程的实践现状,指出普遍存在的“缺工程的教育理论”和“乏理论的教育工程”现象,提出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其文化生活也必然随之转型,这
导师制,一般而言是由高等院校实行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生活等方面开展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导师制最初起源于牛津大学,后逐步为其他众多高等院校
[目的]分析福建省疑似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事件处理的情况,探讨处理纠纷的方法。[方法]对近10年VAPP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对5例纠纷事件进行分析。[结果]1997
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学科的基础和能力较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持续发展。学校应该加强学生语文学科的能力培养。中职学校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整合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