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采流线分布与剩余油的配置关系研究——以赵凹油田主体区块核Ⅳ3层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过程中,一方面通常选用的应用井点参数的地质统计技术和粗网格化近似技术求取剩余油饱和度存在较大的误差,另一方面流线模拟具有着直观的显示流体流动通道和波及面积的优点,有助于更加详细的研究[1]。故提出利用水驱开发油藏三维流线模型来研究水驱油藏流线分布及其与剩余油的配置关系[2]。 为了确切的找出注入水在地下的流动路径和分布形态,本文首先以简单的理想模型为切入点,建立不同的理想地质模型,并设置不同井网条件,分别在理想均质模型中设置了五点法井网,七点法井网,九点法井网,反五点,反七点和反九点井网,在非均质理想模型中设置了五点法井网,在此基础上对流线的分布规律做基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驱油藏中的注采流线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储层平面和纵向非均质性控制,在非均质一定的条件下,流线分布还受到注入量和井距的影响,同时井网完善程度也决定着流线的分布形态和所波及的范围,其中注入量对流线的分布是非常敏感的因素。 最后,针对赵凹油田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产量下降和含水上升速度快,稳产形势严峻的特点,运用流线模拟和剩余油模拟技术分别对其流线和剩余油饱分布进行模拟,并对其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挖潜的研究。在细致分析了赵凹工区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对工区内七个小层分三个开采阶段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工区内影响流线分布的控制因素有多种,分别是:隔层发育的影响、纵向上小层间物性差异的影响、平面上非均质性的影响、井网完善程度的影响、注入量和井距的影响。而流线与剩余油的配置呈现五种类别的关系,第一类是流线密集的区域剩余油饱和度低,分布范围小、第二类是流线不均匀分布造成剩余油在局部富集、第三类是注采不协调造成剩余油局部富集、第四类是井网严重不完善造成个别小层剩余油富集、第五种是物性差流线难以波及的区域剩余油富集。 最后对工区的开发措施提出建议,D1,D2小层井网密集,流线分布也最为稠密,相应的剩余油饱和度含量就最低。而处于上部的D6,D7小层注采井网分布不合理,尤其是注水井少,导致流线波及面积小,水驱效果低,剩余油含量非常高,是下一步井网调整和剩余油挖潜的主力层系。
其他文献
中国的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且活动频繁。沂水县西部、北部属山地丘陵区,存在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隐患。尤其近年来,沂水县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人为因素造成的崩、滑、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沂水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该县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和防治对
学位
不明采空区的存在容易诱发矿震、突水、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事故,严重威胁矿井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因此对煤层采空区探测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坊子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历经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开采,由于历史的原因,采空区大多未进行有效地治理,为减轻和预防坊子煤矿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准确探测采空区的分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
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中段日喀则地区的白朗蛇绿混杂岩中,存在作为变质底板的石榴石角闪岩.本文依据前人成果和资料对其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变质温压条件和岩石地球化学及变质动力学研究.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相学研究表明,日喀则白朗地区变质底板的变质基性岩主要有三种类型:单辉石榴石角闪岩、角闪辉石岩和单辉角闪石岩.石榴石角闪岩中角闪石、石榴石、单斜辉石等矿物进行了矿物化学研究表明:角闪石存在三
我国华北型煤田深部煤层开采一直受到底板突水威胁。大量的开采实践证明,采前探查工作面底板不含水区域,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有可能转化为含水区域,从而引发底板突水水害。因此,如何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有效地探测底板水情变化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究的课题。  针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如何有效探测底板水情变化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实验和现场探测等手段对矿井三维直流电法及工作面底板水情动态探测技术进行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靖边气田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最早成规模开发的大型气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大发展时代的到来,靖边气田的稳产和扩边将成其当务之急。奥陶系马五41段为靖边气田陕231井区天然气主力产层之一,对其储层特征的研究与评价,在靖边气田扩边发展的背景下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陕231井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碳酸盐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成岩作用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