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年平均死亡率约为4.54/10万,居癌症死亡率的第5位。虽然结直肠癌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认为结直肠癌是由环境、饮食、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因致癌因子作用,使细胞遗传基因突变而发展成为癌症是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 致癌因子能够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主要的抗氧化酶,在组织和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起到调节作用,减轻这些反应对细胞的损伤。HO-1可以催化血红素分解为胆绿素,一氧化碳和二价铁离子(Fe2+)。很多恶性肿瘤中HO-1呈高表达状态,可以促进肿瘤的增殖、血管生成、导致肿瘤的扩散和转移、对放化疗的敏感性降低等。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HO-1在恶性肿瘤中究竟是保护性或危险性因素目前仍存在争议。一方面研究认为HO-1可以保护肿瘤细胞免于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促进肿瘤发生与发展。但另一方面研究发现HO-1的高表达可以促进吞噬细胞识别、清除肿瘤细胞,且在同一分期肿瘤中HO-1的高表达往往着预示肿瘤的预后相对较好。目前国内尚无HO-1表达强度及血液中CO浓度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检测HO-1在良、恶性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强度、结直肠癌细胞核HO-1阳性表达率及CO在结直肠癌和良性非炎症疾病患者动脉血液内的浓度,探讨HO-1及内源性CO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18例结直肠癌,及40例炎性息肉、40例结直肠癌周围正常组织患者的石蜡标本HO-1表达情况以及HO-1在结直肠癌细胞核内的阳性表达率,三组病例术前皆未经过放、化疗及其他辅助性治疗,且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统计分析三组病例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在免疫组化实验结束后我们又收集了124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及91例良性非炎性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标本,检测一氧化碳结合血红蛋白分数(mCOHb)并收集相关病理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t检验。 结果: 一、HO-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关系 结直肠癌组织HO-1的表达强度高于炎性息肉及直肠癌周围良性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HO-1的表达强度随着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提高而上升,Ⅲ、Ⅳ期HO-1表达强度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病例,其HO-1表达强度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 二、结直肠癌细胞核HO-1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关系 低分化患者细胞核HO-1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病例(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核HO-1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Ⅲ、Ⅳ期细胞核HO-1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 三、动脉血中mCOHb值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结直肠癌患者动脉血中mCOHb值高于良性非炎症疾病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mCOHb值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P<0.05);mCOHb值与病理分期的进展呈正相关(P<0.05)。 结论: 1、年龄、性别、肿瘤标记物、浸润深度对HO-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强度及mCOHb值无显著影响。 2、HO-1在结直肠癌中呈现高表达,HO-1的表达强度及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3、mCOHb值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 4、HO-1及mCOHb值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