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温热源热泵空调的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热泵空调生产和应用大国,大规模使用热泵消耗着可观的能源,改进热泵技术,提高系统能效,对于资源短缺的我国意义重大。当前热泵技术,采用单一温度的冷、热源处理空气,空气先冷却到露点温度进行除湿,再加热到送风温度送入室内,过程中热湿负荷耦合处理。由于空气的过度冷却和再热,不仅系统能效较低,室内舒适性也不高。本文针对上述传统空调方式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理论和模拟研究。第一部分本文针对目前空调系统热湿耦合处理、冷热抵消等问题,根据室内环境的控制策略,总结适应新式空调系统的湿度控制、温度控制方法。对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一种全热回收新风机组,利用全热交换器、高低温冷源和冷凝热再热等节能措施,实现新风的梯级冷却除湿和再热;对于温度控制系统,针对一种线型干式风机盘管,其相比于常规风盘拥有长管长、大流量、小温差等特点,计算得出该新型干式风盘拥有小压差、低噪音、低能耗等优势。第二部分本文对一种基于压缩机中间吸排气循环的双温热源热泵系统进行分析。其中,双温热源包括在制冷工况下实现的低温冷源、高温冷源;制热工况下实现的低温热源、高温热源。通过建立热泵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模拟计算,确定了双温热源的温度、压力等循环参数,分配系统负荷,并优化了热力学模型。第三部分本文对提出的温湿度控制设备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和模拟计算。首先,针对线型干式风机盘管,本文基于CFD仿真软件和室内显热负荷分级处理理论对线型风盘进行了仿真建模,模拟计算对室内气流组织包括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并实现室内末端布置和送风参数的优化设计。其次,针对提出的一种新型梯级除湿全热回收新风机组,对机组拟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了热力学建模和不同工况下的模拟计算,内容包括:1、采用不同冷凝热再热方式下,再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机组能效,并进行优化和选择;2、计算了额定工况和全年工况下冷凝水量的变化和节能效果,并对冷凝水的高效蒸发提供建议;3、新风采用双温梯级除湿对系统能效的影响;4、计算了额定工况和变工况下排风全热回收的节能效果。第四部分基于前文双温热源热泵空调的冷热源和温湿度控制设备运行原理和特性,通过建立室内温湿度控制模型,本文给出了双温热源热泵空调系统新风送风控制策略,和显热末端表面防结露控制策略。同时,基于杭州市的全年逐时气象参数和某典型办公建筑,对室内显热末端结合梯级除湿全热回收新风机组独立送风空调方式,进行全年逐时能耗模拟和节能性分析。本文的研究为双温热源热泵空调在结构优化、性能评价以及优化改造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除湿全热回收新风机组优化设计、系统改造以及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研究了频率为0.5~10GHz的电磁波在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在厚度为10cm的、密度n=1010或1011cm-3均匀的和密度分布n=n0exp[2(z/d-1)]非均匀的等离子体中,计算了等离子体中的电
《包法利夫人》写了一个为情欲驱使而堕落的女性爱玛,作者福楼拜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职责揭示了爱玛堕落的社会根源,同时又以一个激情的人性解剖者的犀利,通过爱玛的欲求深
荣橡5S管理见成效以严格管理而著称于我国橡胶行业的荣成橡胶厂,今年以来,以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为契机,眼睛向内,进一步苦练内功,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5S管理方法,促使该厂生产管理
期刊
<正> 三十年代“京派”虽以创作见著,但是,这个文学群体的主要作家,如沈从文、朱光潜、肖乾、李健吾、梁宗岱等,又是三十年代活跃的文学批评家。三十年代初,肖乾在他的学生时
目的对两种封管方法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给予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封管治疗的3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4年2
现代诗歌《雨巷》不仅是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诗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新月派诗歌也受到欧美近代诗歌的影响,但从《雨巷》的诗学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五四"新诗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
上学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事件,现代教育与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入园适应的问题,涉及家庭、学校、社区的诸多因素。本文重点从幼儿园工作的角度来分析幼儿入园适应的问题,主要
美国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小说《秘密花园》是一部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小说具有自然美、人性美、个性美和奇幻美等独特的内在美学品格。在这些审美范畴中,伯内特
随着精密制造业的发展,对精密测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测量计量技术与机械和先进制造关系密切,测量技术作为几何精密测量的基础,不仅需要具有高精度,而且要求能适应不同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