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80后作家小说创作中的审美倾向进行了分析。上世纪90年代,借助于网络、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市场运作,80后小说作家走上并走红文坛,他们在小说创作中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倾向。80后作家小说创作中呈现出的大众化审美趣味首先表现在对身份明星化和文学市场化的认同上,这种身份认同也促进了文学多样化的发展,折射出80后小说作家从容面对现实,积极展现自我的良好精神状态;其次,80后小说创作中处处体现出消费文学的“文化快餐”特点,在张扬的调侃和幽僻伤感的叙说中提供给读者瞬间的审美享受,并且,基于审美情趣和市场的需要,80后作家比以往任何时期的作家都更加注重作品的外在形式美,这种形式美表现在封面装帧、插图插话、印刷形式、宣传策划等方面。
由于对传统审美价值观念的反叛与价值立场上的暧昧与混乱,80后作家时常表现出迷茫、嗜酷与反叛的审美意识。他们通过激进的、夸张的、不合社会秩序、制度、规则的行动,表现属于他们这个群体的“否定之美”,用以否定现实的规范、拒绝成人施加的压力;利用残酷的场面描写曝露自己的嗜酷倾向与悲剧意识;通过对现存写作秩序的自我解构获取陌生化审美效果:在语言上,80后小说作家在创作中建构了自己的语言系统,口语、书面语和网络语言杂糅,自由张扬,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在形式上,对传统的小说文本体式结构进行消解与重构,题材杂合,体裁混容,创作主体的介入无所不在;80后并不向往小说的宏大叙事,他们的创作超越了前辈以“大我”为中心的宏观叙事框架,取而代之的是他们自己对生存其中的社会与现实的体认,对个体内心的感受的体悟与抒发,是张扬的审美个性和对个体生命的自我内省的展示。
80后在其审美理想上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刻意求新求变但又无法挣脱传统束缚,作品往往流于调侃与模仿,但是,无论80后是否已形成自己坚定的审美理想,他们创新求变的审美追求却展示了这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审美教育理应关注80后作家小说作品中所呈现的这一代青年人审美理想的独特性,并作为对新时期青少年进行审美理想教育的突破口;必须重新认识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强调审美鉴赏在文学功能结构中的核心位置,强调文学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引导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体验美的感受,重塑青少年的审美人格,促进青少年健康和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