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街区典型空间热环境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筑所营造的空间,在舒适程度与健康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的城市中,建筑高度的参差不齐,建筑体量的大小不一,建筑形态也因功能属性不同变得丰富多样,使得近地层的粗糙度增大,增强了对低层流的摩擦效应,影响了城市的散热。而目前广大建筑、城市规划以及工程设计师对于微气候环境的变化尚未足够重视。因此,对不同属性用地的空间形态与室外热环境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采用地表温度反演、局地气候分区与现场实测调研,从大连市1426个地块当中筛选出8个街区典型空间,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街区尺度下的室外热环境和热舒适情况。首先通过实测数据结合反演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LST)与利用局地气候分区(LCZ)的结果,探讨大连市主城区的室外热环境情况。其次挑选出4种用地属性共8个典型点位,利用ENVI-met软件完成点位建模工作。并完成模型精度验证。最后将相同属性用地中的不同测点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典型点位中热环境影响因素与室外热舒适指标UTCI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各点位影响室外热舒适的关键因子。依据相关性分析和各属性用地的特征,提出相适宜的优化改造策略,并进行优化验证。研究结果发现:(1)从分类统计数量上来看,LCZ4成为了大连市商业用地、教育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LCZ10为大连市工业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LCZ9为大连市绿化用地的典型形态特征。(2)各属性用地的地表温度表现为工业用地(33.1℃)>教育用地(32.8℃)>居住用地(32.7℃)>商业用地(32.4℃)>其他用地(32.1℃)>绿化用地(29.9℃)。(3)为营造舒适街区室外热环境,通过软件模拟对比多种优化策略,发现将沥青材质的反照率优化为0.3、0.4、0.5,能分别实现22.3%,24.14%和23.85%的网格数量由极端热应力等级降为非常强热应力等级;密集种植乔木能够形成有效的“热缓冲”空间。(4)“热缓冲”空间能有效降低上风向空气温度,为下风向区域提供更为舒适的室外热环境;当街道高宽比变小时,街道内部热舒适则呈现为一个负优化状况,且高宽比每减小0.25,UTCI值则会上升1℃。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市不同属性用地的地表温度反演与实测调研,分析了不同属性用地之间的地表温度差异,评价了不同属性用地的室外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为大连市不同属性用地的室外热环境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微气候模拟软件分析探讨了多种优化策略对室外热舒适的影响程度,为今后大连市室外热环境改善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指导。以正射影像图作为ENVI-met建模基础,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不同属性用地的视角进行街区空间形态的划分和针对影响各点位室外热舒适程度大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均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其他文献
地震动模拟可以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大量的结构抗震设计所需的地震动时程数据。本文从实际地震记录出发,基于不同台阵记录到的四组实际地震动数据研究了地震动相干性随频率和距离的变化规律以及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情况。随后,利用地震动模拟软件Sim GM针对不同地震实际记录各自模拟了三组不同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计算了它们的地震动相干函数,并从PGA、加速度反应谱等方面与实际地震记录数据进行了对比。最后,将实际
随着全球气候危机的加剧,人类生存与资源消耗间的矛盾愈加凸显。同时,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乡村发展相对滞后,环境不尽人意。在此双重背景下,如何通过低碳、环保措施优化村落空间,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研究锁定渤海西域村落,基于地貌类型选取典型村落作为样本,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识别、提取村落空间特征,并探讨其空间效能与微气候关联机制;以定量、定性分析和机制研究为依据,结合现状分析
在高密度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以公共轨道交通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人地之间的尖锐矛盾。公共轨道交通站点作为潜藏着巨大可能的公共空间自带源源不断人流量,而商业综合体则是承接消化客站人流、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功能复合化空间立体化的城市节点的不二选择。而2020年9月正式发布《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通用技术规范》中正式定义了枢纽型TOD项目的概念,枢纽型TOD项目场
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夜间光照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遥感与实测技术在城市夜间光环境研究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测技术的数据精准,但受仪器数量、测区可达性的限制,研究范围有限;遥测技术的数据虽具有大尺度、高精度的特点,但早期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并且数据缺少光度量定标。本研究使用城市典型街道的夜间光环境遥测、实测数据,探究Luojia高精度夜光遥感数据与多空间、多参数地面实测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具备遥
水工隧洞围岩的稳定性是水电工程地下结构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工程中通常采用确定性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如工程地质类比法、解析法、数值分析法等。由于影响隧洞围岩稳定的因素众多且存在不确定性,传统的确定性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围岩稳定安全可靠性的考虑不够全面。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结构可靠论理论,以喷锚支护水工隧洞为研究对象,采用弹塑性力学解析方法构造功能函数,考虑物理力学变量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失
二十一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我国乡村地区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重新成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焦点。晋东南地区乡村地理文化环境独特,存留着大量历史悠久、古迹丰富的传统村落。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乡村风貌与聚落肌理受到极大的破坏。如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艺术以及经济价值和动态发展的特性。适当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升村落经济、发扬村落文化。但传统村落目前存在保护观念和方式的缺失、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的不足、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开发等问题,导致村落文化被割裂、特色消失,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内蒙古老牛湾村发展乡村旅游数十年,仍处于保护与发展的初期,旅游发展没有与村落保护形成促进关系。如何保
科技在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产生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居住的建筑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科技在方便人们的工作、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冲刷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地方性传统建筑也正在被消解。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性村落的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其建筑也面临着消失危险。现代化的高技术在具有浓厚历史传统的乡村建筑的建造中往往难以推广,而适宜技术在地方性
互联网时代下,体验经济和消费文化兴起,随之,物质功能淡化、消费意识形态符号化、建筑空间角色立体化,消费需求从物质实体转向精神满足、从使用价值转向“编码价值”、从物的消费转向“物的空间”的消费。传统书店逐渐被体验型书店所取缔,购书行为发生了文化消费的空间转向,阅读方式也发生了阅读载体的媒介转向。因此,在书店设计中,如何营造出具有“难忘的回忆”的体验,塑造“物的空间”的角色,将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首
随着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单纯以提高材料强度、配筋率或增加构件截面积的方法来满足高烈度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不符合经济性。目前,支撑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多重抗侧力体系,支撑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当其破坏失效后,框架作为第二道抗震防线,将承担全部侧向荷载,为结构提供了安全储备。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作为一种典型的减震耗能元件,解决了普通支撑在受压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