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出传统节日振兴的工程,把其纳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等特征,与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具有很大的共性。同时我国大部分传统节日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每一种传统节日文化背后都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可以找到很好的契合点。本文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进行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传统节日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实践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调查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经访谈调查分析,绝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对传统节日文化持肯定态度,认为传统节日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对于促进地理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却较少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教师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态度与实践偏差反映出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实践路径仍需不断探讨。第二,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和本研究中访谈调查结果分析,初步建构起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思路和需注意问题。在应用思路内容部分,根据课程标准,参考历年高考地理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试题,结合教学实际,本文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五大传统节日为例,尝试挖掘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元素,对其应用作简要说明并将对应内容梳理成表格,以期为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第三,传统节日文化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实践。根据教学实践案例分析,传统节日文化在高中地理教学导入层次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课堂效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其在课外作业层次的应用更能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但对学生知识储备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传统节日文化是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地理教学资源,将其应用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能促进地理知识教学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思维理性认识传统节日文化,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为实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振兴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与初中英语课程相比,高中英语课程在英语知识和英语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的知识跨度,更高难度的学习内容和考试,大部分学生有一段时间难以适应高中的英语课程。对于那些未能适应高中学习的学生,他们可能会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学生的低自我效能感。本文旨在探究两个关系:一个是初高中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学生的成绩与初高中衔接阶段的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本文
本文是一篇英译中翻译实践报告。《华语电影节:译域之所》是由著名华语电影研究学者裴开瑞(Chris Berry)和吕克·罗宾森(Luke Robinson)编辑成的论文集,比较全面的梳理了包括小众电影节在内的各种中国电影节,对于研究中国新纪录片的发展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本文选取小众电影节——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为翻译文本,主要对其中频繁出现的“that”从句进行了分类分析,在彼得·纽马克(Peter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与发展,有效开展农村初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品格,已成为农村初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必然。但实际上,农村初中阅读教学还处于比较单调甚至是乏味的状态,研究与解决此问题是农村教师的职责。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初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阅读中主要的问题是学生阅读主体意识薄弱、缺少良
近几年股权质押逐渐成为A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的重要资金来源,有很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产生了股权质押情况,其中不乏实际控制人质押50%以上股权的情况。企业一旦出现经营利空与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那么上市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也面临着控制权风险及财务风险的上升。为了抵御或降低该风险,往往上市公司会做出相应的市值管理行为来稳定股价,但目前大部分企业对市值管理认识不全面,仅简单认为市值管理等同于采用市值管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小学高年段(5-6年级)的写作教学更是写作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很多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都在对写作教学进行研究和创新,我国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尤其是高年段写作教学一直存在着无序、低效等现象,而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本质性的解决。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随着昆山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昆山,大部分务工人员的子女会入读昆山的农村初中,给昆山农村初中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农村初中的“学困生”问题表现突出,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表现为叛逆、倦怠和自卑,在行为上表现为思想品德不好、习惯不好,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学习源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多。这些表现有着深刻的产生原因,迫切需要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入认清产生的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是枝裕和,“新日本电影新浪潮”运动中的一位后起之秀,凭借其温婉隽永的影像风格及独特的叙事视角成功地在同时期出道的众多导演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日本电影的一张名片。他用质朴且克制的叙事手法及细腻温和的生活化影视风格彰显日本民族最本真的生存状态,他的电影作品无一不蕴含着浓厚的日式美学,透露着大和民族的平静柔和之美。是枝裕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在其电影创作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4年改编自“西巢鸭
随着部编版教材在全国大范围投入使用,篇目数量大幅提升的文言文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中,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们了解古人生活、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来源。文言文本身具有语言高度凝练、内涵意蕴深刻的特点,对于学生建构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审美、传承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本论文首先运用了调查问卷法了解
王禹偁一生以直道躬行,为宦八年,三起三落,命运的多舛并没有使他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反而使他“守正直”“佩仁义”,直面生存的困境,对人生价值进行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有着一种“柔性”的特质,王禹偁悲剧意识的形成,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源自于他执著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面对生存的困境,王禹偁没有回避苦难,而是对命运进行一次次倔执的抗争。他选择以个人意志与无法战胜的力量进行对抗,尽管以失败
文化自信是积极意义上的文化认同,也是自信人格的体现,其既强调个体对中华文化持有情感上的偏爱,积极肯定的态度和文化规范的践行,也体现在个体具有高水平的自尊自信,这与当前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价值诉求相契合。作为对“三全育人”的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目前围绕课程思政的研究较多集中在理论和实践教育层面,而有关其成效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则由于暂缺科学的测评体系而无法展开。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法,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