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试验站经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次生林及其营造的29年生:红松纯林(Pn)、长白落叶松纯林(L)、红皮云杉纯林(Pc)、水曲柳纯林(F)、黄檗纯林(Ph)、胡桃楸纯林(J)及胡桃楸-红松混交林(JPn),31年生:长白落叶松纯林(Lo),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LF)、长白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LJ)、胡桃楸-红皮云杉混交林(JPc)、胡桃楸-长白落叶松混交林(JL)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在研究对象的叶片-凋落物-土壤中的特征,结果表明:(1)在6树种养分格局研究中,针叶林叶片P含量、土壤C、P含量、土壤C/P显著低于阔叶林。针叶林叶片P元素利用效率高于阔叶林,且相较于阔叶林土壤更利于有效P的积累。针叶林重吸收率为N>P,P重吸收率显著低于阔叶林P重吸收率,且土壤有效P供给及P元素激活能力显著强于阔叶林。红松纯林凋落物N含量相对较低,对土壤有效P的供给能力及N、P元素的激活能力较强。长白落叶松纯林凋落物C含量相对较低,相对于胡桃楸林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快,土壤有效P的供给能力及P元素激活能力较强。红皮云杉纯林叶片P含量相对较低,叶片P元素利用效率最高。水曲柳纯林叶片的N含量、凋落物和土壤的C、N、P含量、N重吸收率均相对较高,而叶片N元素利用效率最低。黄檗P重吸收率较高,胡桃楸纯林对土壤N元素的激活能力较强。从优化养分资源配置角度考虑,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如红松与水曲柳、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可以弥补针叶纯林养分分配与利用格局上的不足。(2)在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中,相较于次生林而言,3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C、N、P含量均显著下降。长白落叶松叶片C、N、P含量并未受树种混交的显著影响,但其凋落物C、N、P含量及分解速率受到影响显著。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C含量,长白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土壤N含量,与长白落叶松纯林相比均有提高,但在3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长白落叶松纯林土壤P有效性最高,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P含量高于长白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土壤P含量。与长白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相比,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更能有效缓解土壤多数营养元素的衰减,因此从土壤营养保育角度决策,长白落叶松混交树种可优先选择水曲柳。(3)在胡桃楸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中,与次生林相比较,胡桃楸-红皮云杉中胡桃楸虽然因为树种的选择使叶片C、N、P含量,凋落物C、P含量与次生林相近,但是胡桃楸-红皮云杉、胡桃楸-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土壤C、N、P含量依旧有所下降。胡桃楸-红皮云杉混交林凋落物N、P含量较高,利于其分解,而胡桃楸-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反之。相较于胡桃楸纯林,胡桃楸-红松混交林土壤C含量较低,而土壤N含量较高。胡桃楸-红松混交林土壤N、P含量,胡桃楸-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土壤N含量,受胡桃楸凋落物影响更大。胡桃楸-红皮云杉混交林、胡桃楸-长白落叶松混交林土壤P含量受混交树种凋落物影响更大。红松、红皮云杉、胡桃楸-长白落叶松中胡桃楸N利用效率与其对应混交林土壤质量关系紧密。(4)胡桃楸纯林,胡桃楸-红松混交林、胡桃楸与长白落叶松混交中胡桃楸,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胡桃楸-红松混交林中的混交树种受N元素限制;长白落叶松纯林、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胡桃楸-红皮云杉混交林中胡桃楸受P元素限制;胡桃楸-红皮云杉混交林中红皮云杉,胡桃楸与长白落叶松混交中长白落叶松受N、P元素共同限制。根据阿什河流域6树种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在叶片-凋落物-土壤中的特征及其相关性,并综合对不同林分的凋落物质量及分解速率,对土壤养分的保育能力,叶片-凋落物-土壤中养分流动效率及养分利用效率特征考虑,在研究区域内,培育长白落叶松时应优先选择水曲柳与其混交。在混交林中不同树种受到的养分限制元素可能不同,应针对不同树种的限制元素分别施肥。